抒情

抒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类型,主要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和情感。这种诗歌通常使用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情境来描绘诗人的情感状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抒情诗中,诗人经常使用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者情境来凸显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梅花、燕子、秋风等都是抒情诗中常见的意象。 抒情诗的风格多样,有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代表的豪放派抒情诗,也有《登鹳雀楼》为代表的清丽派抒情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情感体验,都会对抒情诗的表现方式产生影响。 总之,抒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为广泛和深刻的诗歌类型之一,它通过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反映出了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朝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双调】湘妃怨_集句几年无

元朝    薛昂夫

集句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人间纵有伤心处,也不到刘伶坟上土,醉乡中不辨贤愚。对风流人物,看江山画图,便醉倒何如?

渔家傲(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归作)

宋朝    葛胜仲

岩壑萦回云水窟。林深路断迷烟客。茅屋数椽携杖舄。人寂寂。侵檐万个琅玕碧。 倦客羁怀清似涤。更无一点飞埃迹。溪涨慢流过几席。寒湜湜。凫鹥点破琉璃色。

中秋对月

唐朝    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偶成

宋朝    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天写景

水龙吟(寿吴尉·七月初一)

宋朝    程霁岩

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宝凉饯暑。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岁数。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寿君初度。愿朱颜、年年如许。棘栖鸾凤,瑞浮鸂鶒,争如燕处。双桂渐香,灵椿好在,福全九五。向画堂深处,不妨重按,旧时歌舞。

燕子

唐朝    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望庐山瀑布

唐朝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水瀑布

送魏大从军

唐朝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朝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