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拼音译文赏析

  • beǐ
    fēng
    xíng
  • [
    míng
    ]
    liú
  • chéng
    wài
    xiāo
    xiāo
    beǐ
    fēng
    chéng
    shàng
    jiàn
    ér
    chuī
    luò
    ěr
  • jiāng
    jūn
    zhàng
    diāo
    shǔ
    shǒu
    chí
    jiǔ
    beī
    kàn
    xuě
    feī

原文: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城外寂静,北风呼啸而起,城上的勇士吹响了耳边的风声。

将军坐在玉帐中,身穿貂鼠皮衣,手持酒杯,观赏雪花飞舞。
注释:
城外:城墙外面。

萧萧:形容风声。

北风起:北风刮起来了。

城上:城墙上。

健儿:指士兵。

吹落耳:吹得耳朵发麻。

将军:指军队的领导者。

玉帐:指将军的帐篷。

貂鼠衣:用貂皮做成的衣服。

手持酒杯:手里拿着酒杯。

看雪飞:观赏雪花飞舞。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寒冷的北风和飞雪为背景,描绘了守城将士在极寒环境中的艰难处境。作者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战争中士兵所面临的磨难和危险。第一句“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北风”展现出风势的强大和刺骨的寒冷。第二句中,“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表达了士兵们所遭受的痛苦。第三句中,“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则展现出将军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最后一句“寒灯照片夜,征衣捉寒灯”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士兵在战争中所遭遇的艰辛,以及他们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整首诗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中士兵们的坚强和无畏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和怜悯。 赏析详情»


译文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北风,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耳朵都要掉下来。将军身披貂鼠大衣,坐在帐篷里,手持酒杯,忧愁地注视着帐外飘扬的雪花。 译文详情»


刘基简介: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人物,被誉为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了帝业、开创了明朝,并尽力保持了国家的安定。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甚至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在文学史上,他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基被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注释: 刘基: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刘基曾辅佐他完成帝业。 诸葛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刘基被后人比作他。 太师: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权力高于丞相。 文成:刘基的谥号,表示他的文学成就。 三大家:指明初诗文中最有名的三个人,包括刘基、宋濂、高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基都是能够治理天下的军事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