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译文及注释: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璇室:指天上的北极星,群酣:众人畅饮,璜溪:古代地名,独钓:独自垂钓)
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
(浮云:比喻世俗的名利,富贵:指权势和财富,淡须眉:指淡泊名利的人)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偶应:偶然遇到,非熊兆:不是神仙,尊为帝者师:指被尊为帝王的人也需要学习)
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轩裳:古代帝王的礼服,如固有:像是永恒不变的,千载起人思:千年后仍然被人们所怀念)
注释:
璇室:指宫殿中的一种房间,也指宫中的女子。
群酣:指一群人一起饮酒畅饮。
璜溪:指一条溪流的名称。
独钓:指一个人独自垂钓。
浮云:指天上的云彩,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富贵:指富贵荣华。
淡须眉:指平凡的人。
偶应:指偶然遇到。
非熊兆:指不是神话中的熊兆,即不是神仙。
尊:指尊贵的人物。
帝者师:指帝王的老师,也指有德行的人。
轩裳:指古代的一种礼服。
千载:指千年。
起人思:指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回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作者认为这首诗是一篇很好的写心言志之作,既巧妙地将主观心志寄寓于客观的描述之中,又通过反思姜太公的故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思,同时也将自己的“草野自屏”生活看做是姜太公等待明君周文王出现一样。
作者还介绍了姜太公的故事,即在商朝怀才不遇,年过六十时,仍在寻找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最终在璜溪垂钓时巧遇明君周文王,辅佐周室修德振武。作者将姜太公的故事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以此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奋斗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篇评析通过对《题太公钓渭图》的解读,呈现了一种哲学性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通过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姜太公的故事联系起来,作者表达了对于如何寻找人生方向和实现抱负的思考。同时,作者还通过借古喻今的方式,将经典的故事和现实的人生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评析详情»
注释:
“璇室”指的是商纣王的宫殿,被美玉装饰着,意味着他过于奢侈和荒淫。
“璜溪”是指位于今天宝鸡市渭水边上的一条溪流。相传太公望在这里钓到了一块名叫“璜玉”的宝石,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璜溪”。
“浮云句”是一个俗语,表示不重视富贵和名利。
“偶应句”来源于一段传说。据说周文王出猎前进行了占卜,结果得到“将大获,非熊非罴,天遣汝师以佐昌”的预言。当他出猎时,遇到了吕尚,这个巧合符合了他的预言。
“轩裳句”指的是轩和裳,分别是指车和衣服,是贵族和官僚阶层使用的交通工具和服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太公高官显贵时,他就像那些早就拥有了轩和裳的人一样。
注释详情»
刘基简介: 刘基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人物,被誉为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辅佐朱元璋完成了帝业、开创了明朝,并尽力保持了国家的安定。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甚至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在文学史上,他与宋濂、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刘基被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注释: 刘基:元末明初的杰出人物。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刘基曾辅佐他完成帝业。 诸葛武侯:指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刘基被后人比作他。 太师: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权力高于丞相。 文成:刘基的谥号,表示他的文学成就。 三大家:指明初诗文中最有名的三个人,包括刘基、宋濂、高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基都是能够治理天下的军事谋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