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鉴赏:
篇章鉴赏:《将仲子》
在古代社会,男女之间的交往是被严格控制和约束的。从周代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男女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私下相会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和危险的事情。而在这种舆论压力下,诗人所描绘的青年女子显得更加矛盾和畏惧,她不愿让心上人犯下错事,但同时也渴望与他相见。
整首诗的开头十分突兀,直接以呼告之语为引子,用“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于男子过分冒险的担忧和反对。然而,在后续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女子对于心上人的倾慕也是真挚而深刻的。她希望能够和心上人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但同时也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已经十分森严,任何稍有冒险和过份的行为都有可能引起负面的社会反应。
在整首诗中,诗人运用了非常简洁明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心理。诗人通过反复强调女子对于男子过分冒险的反对和担忧,在逐渐推动情节的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动人的形象。
总之,《将仲子》通过一个小小的情节展示了青年女子在古代社会中无法自由选择、憧憬自由恋爱却又不敢付诸实践的心理状态,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严格控制和约束。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又抒发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真挚感情和沉重压力,是一篇非常有深度和触动力的作品。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郑风·将仲子》是一首被广泛解读的古代诗歌,关于其创作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将仲子》是为谴责郑国庄公而作,因为庄公不惜害自己的弟弟叔段,也不听从祭仲之谏言,导致了家族的大乱。然而,这一解读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
朱熹《诗集传》则引用了郑樵《诗辨妄》的观点,认为这首诗是在谴责某种淫荡行为。但是,清代学者姚际恒和方玉润却对这种看法提出了反驳。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将仲子》是一首女性写给心上人的情诗。旧时礼教束缚下的男女交往非常严格,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对宽松的约会制度已经被取消,男女要相互窥探、偷偷赴约极为困难。因此,女主人公在诗中请求仲子不要来家中相会,避免引起社会舆论的指责,以及父母的反对。
总之,《郑风·将仲子》是一首古代诗歌,在不同时间、不同历史背景下被解读为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也突显了文学作品长期传承、演变和多种理解的特点。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古诗十九首》中的《求古仲子》:
求求你,我的仲子,
别翻越我家门户,
别折了我种的杞树。
哪是舍不得杞树呵,
我是害怕父母。
注释:门户,门和门前的墙。杞树,古代传说可以延年益寿。仲子,之前已经确定为一位男子,这里应该还是指男子。
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
但父母的话,
也让我害怕。
注释:牵挂,担忧、思念。父母的话,可能是劝阻儿女私奔的意思。
求求你,我的仲子,
别翻越我家围墙,
别折了我种的绿桑。
哪是舍不得桑树呵,
我是害怕兄长。
注释:绿桑,指未成熟的桑叶,供家禽食用。仲子,指男子。
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
但兄长的话,
也让我害怕。
注释:兄长的话,可能是出于对妹妹的保护和顾虑。
求求你,我的仲子,
别越过我家菜园,
别折了我种的青檀。
哪是舍不得檀树呵,
我是害怕邻人的毁谗。
注释:菜园,蔬菜种植的地方。青檀,指色泽鲜艳的花草。毁谗,指邻居诋毁、中伤。
仲子你实在让我牵挂,
但邻人的毁谗,
也让我害怕。
注释:作者担心与仲子私奔会引起邻居的议论和指责,因而感到恐惧和忧虑。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