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扬且之晳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鉴赏:
此篇鉴赏以《君子偕老》为对象,一方面详细介绍了这首诗歌的背景和含义,另一方面对其语言艺术进行了巧妙的点拨。首先在背景介绍方面,鉴赏笔者引用了毛诗序和孔疏等多个古代注家的解释,推断该诗写于宣姜时期,是反映了夫人淫乱失道而行的不端行为,进而表达了夫人丑陋的品德对国家和个人的危害,呼唤君子要以德服人、以品德取胜,与贤德之士共度晚年。这一层面上,鉴赏笔者充分领略到该诗歌所蕴含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气息。其次在语言艺术方面,鉴赏笔者从结构和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结构上,诗歌分为三章,错落有致,首章拉开纲领,中间章节承上启下,末章点题划重点,呈现出条理清晰、生动有序的特点,既体现了诗歌思想性的内在规律,也显示了古代诗歌审美体验的外在特征。在表达上,鉴赏笔者重点揭示了该诗融词藻之美、造语之奇于一炉的特点,其中“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等句锋芒十足、神思飞扬,以艳丽的装扮和雍容华贵的仪态形象揭示夫人的颓废恶行,让读者感受到导致夫人败坏的原因和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总之,此篇鉴赏对《君子偕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既从历史文化角度考察了其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核,又从文学审美视角分析了其语言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歌的同时,也能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艺术传统有所理解和认识。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君子偕老》是一首诗歌,作者佚名。这首诗歌讽刺了卫宣公夫人宣姜之外在美貌却内在品德丑恶的态度。《毛诗序》中也提到了这首诗歌的含义,认为它是表达了夫人淫乱失道而行的不端行为,因此陈述了君子之德和服饰之盛,应与君子共同衰老。古代注家孔疏则表示,由于夫人失道失德,所以这首诗歌阐述了别有小君之德和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应与君子共同衰老。在古今各家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这首诗歌是针对宣姜之流的作品,而不是对哀夷姜的悲叹。无论如何,这首诗歌都是一首端正的诗篇,反映出作者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思考。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誓和君子到白首,玉簪首饰插满头。
誓和:发誓成为夫妻。
君子:男子的美德称谓。
白首:年老。
玉簪:用玉制成的钗簪。
首饰:饰物,一般指头饰、颈饰等。
举止雍容又自得,稳重如山深似河,穿上礼服很适合。
举止:姿态、动作。
雍容:轻松、优雅。
自得:心满意足。
稳重:沉着、有分寸。
深似河:深不可测,比喻内心深厚。
礼服:仪式上穿着的服装。
谁知德行太秽恶,对她真是无奈何!
德行:品德、道德行为。
秽恶:卑劣、恶劣。
无奈何:无法奈何、无可奈何。
服饰鲜明又绚丽,画羽礼服绣山鸡。
画羽礼服:古代官员在重大礼仪场合穿的祭服。
绣山鸡:在衣服上绣成的山鸡图案,表现出衣服华丽绚烂。
黑亮头发似云霞,那用装饰假头发。
云霞:形容头发柔软、光泽。
美玉耳饰摇又摆,象牙发钗头上戴,额角白净溢光彩。仿佛尘世降天仙!
美玉:美丽的玉器。
耳饰:戴在耳朵上的饰品。
象牙发钗:用象牙制成的发髻装饰品。
额角:额头两侧的位置。
尘世:俗世、现实世界。
降天仙:落入尘世却像仙女一般美丽。
恍如帝女到人间!
帝女:皇帝的女儿。
服饰鲜明又绚丽,软软轻纱做外衣。罩上绉纱细葛衫,凉爽内衣夏日宜。
软软:柔软。
轻纱:薄而透明的纱。
绉纱:细褶的纱。
葛衫:一种中式上衣。
明眸善昧眉秀长,容貌艳丽额宽广。
明眸:明亮的眼睛。
善昧:眼神柔和。
艳丽:美丽动人。
仪容妖冶又妩媚,倾城倾国姿色美!
妖冶:美艳、妩媚的样子。
妩媚:娇羞、柔情万种的样子。
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为美貌。
姿色:容颜、相貌。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