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圣女祠》拼音译文赏析

  • chóng
    guò
    shèng
  • [
    táng
    ]
    shāng
    yǐn
  • bái
    shí
    yán
    feī
    xiǎn
    shàng
    qīng
    zhé
    guī
    chí
  • chūn
    mèng
    cháng
    piāo
    jìn
    líng
    fēng
    mǎn
  • è
    绿
    huá
    lái
    dìng
    suǒ
    lán
    xiāng
    weì
    shí
  • láng
    huì
    tōng
    xiān
    xiàng
    tiān
    jiē
    wèn
    zhī

原文: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相关标签:写人

译文及注释
白石岩门上长满了碧绿的苔藓,上清之人沦落凡间后才得以归来,但归来时已经晚了。春天里,梦中的雨水常常飘洒在屋顶上,整日里,灵风也无法吹满旗帜。花萼绿叶来去无定所,杜兰香气也未曾消散。只有玉郎得以通晓仙籍,回忆起曾经在天阶上问过紫芝的情景。
注释:
白石岩:指一种白色的石头,岩石。

扉:门。

碧藓:绿色的苔藓。

上清:指道教中的一个层次,高于凡人。

沦谪:流浪,漂泊。

得归迟:得到归来的时间晚了。

一春梦雨:春天里的梦幻般的雨。

常飘瓦:经常飘洒在屋顶上。

尽日灵风:整日吹拂的清风。

不满旗:不足以扬起旗帜。

萼绿华:指花瓣的颜色。

无定所:没有固定的位置。

杜兰香:一种香草。

未移时:还没有移动。

玉郎:指仙人。

通仙籍:通晓仙家的书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回忆起曾经向天宫的阶梯上问过紫芝(一种仙草)。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此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其意境扑朔迷离,寓意深远。在诗中,李商隐以圣女祠为背景,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寥寂幽静的氛围,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情感来描述圣女祠的神秘之美。整篇诗歌描绘出了一个“上清沦谪”的神女,在人世间漂泊,追寻归途的感人故事。 在诗歌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形象描写的手法,使得我们能够透过浓郁的幽深感受到诗歌中形象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例如,“白石岩扉碧藓滋”,这一描写既刻画出了圣女祠门前清幽的自然景色,又借助碧绿苔藓的繁茂,暗示着神女已经久居尘世之中,长期未能回归天上。 在诗歌的结尾,诗人运用了“灵风不满旗”这一朴素而又富有内涵的形象,将诗中主题推向高潮。通过诗歌中的多重寓意,李商隐表达了对神女追寻归途的期盼和对世俗烦忧的超然境界的向往。 总之,李商隐的《重过圣女祠》诗歌不仅描绘了圣女祠的风景和幽静氛围,更隐喻了神女的坎坷经历和思乡之情。其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成为唐代文学中的杰出佳作,至今仍受到广泛的赞誉和欣赏。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重过圣女祠”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歌,其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冬,当时兴元军节度使令狐楚病逝,李商隐随丧回长安,在途中经过了位于陕西宝鸡市东、陈仓与大散关之间的圣女神祠,因而作下了这首名为“圣女祠”的诗篇。 据记载,唐朝时期,圣女祠是一个供奉某位女神的庙宇,在庙宇的入口处有着白石门,周围长满了碧绿的苔藓。春天里,蒙蒙细雨常常洒向青瓦上、吹不动祠中的旗幡,形成了一片神秘而又祥和的氛围。 李商隐在两次往返圣女祠的途中,深受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因此写下了这首颇具感慨的诗篇。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的创作契机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在谴责女道士的淫佚行为,有的则认为李商隐是在全以圣女自况。而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则将这首诗归入爱情诗篇,认为它是李商隐对于在玉阳山学道时所结识的女道友宋华阳姐妹深深怀念和感慨的表达。 总之,无论是何种说法,这首诗都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同时也启示着我们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视。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圣女祠的白石门边长满碧绿的苔藓,从上清仙境谪落此地迟迟未得回还。春天里蒙蒙细雨常洒向大殿的青瓦,整日里神风微弱吹不动祠中的旗幡。萼绿华自由自在说来就来居无定所,杜兰香青童接驾说走就走立时归返。玉郎与圣女相会于此并给通报仙籍,圣女想一起登天阶服紫芝位列众仙。 圣女祠:传说中供奉某位女神的庙宇。 白石门:庙宇的入口处。 苔藓:一种植物,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长。 上清仙境:道教的一个神话概念,指人们在修行中可达到的高境界,类似于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 谪落:流落、降临。指如仙境般的地方,被某个神灵降临。 春天里蒙蒙细雨:形容春天里的雨水细密而多。 青瓦:庙宇屋顶上覆盖的青色瓦片。 神风:一种神话概念,指仙人或神灵所引起的风。 旗幡:指立在庙宇或寺院内供奉神灵、佛像旁的旗子或幡布。 萼绿华:指某种美丽的花卉。 杜兰香:指一种香草,喻为迅速离去的象征。 青童:古代传说中担任婴儿抚育、保佑平安的神仙形象。 通报仙籍:封号,授予仙界的荣誉称号。 登天阶:成为神仙跻身天界。 紫芝:指神仙常服的一种衣服,象征地位的高贵。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商隐简介
唐朝 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代表作品如《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乐游《嫦娥》原》《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