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凉州尹台寺》拼音译文赏析

  • dēng
    liáng
    zhōu
    yǐn
    tái
  • [
    táng
    ]
    cén
    cān
  • sān
    yuè
    bàn
    huā
    jīn
    shǐ
    kaī
    yīn
    cóng
    lǎo
    sēng
    fàn
    gēng
    shàng
    rén
    tái
  • qīng
    chàng
    yún
    dàn
    xián
    fēng
    lái
    yìng
    dǎo
    zài
    hái
    shān
    gōng
    huí

原文: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译文及注释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汉字译文:
在胡地的三月半,梨花开始开放。因为去老僧那里吃饭,又去夫人的台阶上。
清唱声不停,弹琴时风吹得很凉。应该再喝一杯,就像山公回来一样。
注释:
胡地:指北方边疆地区,此处指北方的荒凉之地。
三月半:指农历三月十五日左右,也就是中秋节前后。
梨花:指梨树开花,此处用以描绘春天的景象。
老僧:指寺庙中的老和尚。
夫人台:指寺庙中供奉佛祖的殿堂。
清唱:指清净地唱诵佛经。
弹弦:指弹奏乐器。
山公:指传说中的道士,也指山中仙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其中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岑参的诗歌被誉为“边塞诗第一人”,被誉为“边塞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