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山行》拼音译文赏析

  • qiū
    shān
    xíng
  • [
    táng
    ]
    cén
    cān
  • cháng
    bǎn
    yáng
    xià
    tōng
    jīn
  • shān
    fēng
    chuī
    kōng
    lín
    yǒu
    rén
  • cāng
    liáng
    shí
    feī
    chén
  • qiān
    niàn
    jié
    wàn
    lài
    beī
    xiāo
    chén
  • zuó
    míng
    huì
    cǎo
    chén
  • kuàng
    zài
    yuǎn
    xíng
    rán
    duō
    xīn

原文: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相关标签:秋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疲惫的马躺在长坂上,夕阳下照耀着通津。
山风吹过空旷的林木,呼呼作响,仿佛有人在其中。
天空晴朗,凉雨洒下,石路上没有飞扬的尘土。
千种思绪在傍晚时节聚集,万籁悲鸣,萧瑟的时光。
昨夜鶗鴂鸣叫,蕙草的颜色已经凋谢。
对于远行的旅客来说,更是充满了艰辛和磨难。
注释:
疲马:疲惫的马匹。
长坂:长而陡峭的山坡。
夕阳:傍晚的太阳。
通津:通往渡口的路。
山风:山间的风。
空林:稀疏的树林。
飒飒:风吹树叶的声音。
苍旻:苍天。
霁凉雨:雨后天空清凉。
石路:铺着石头的路。
飞尘:飞扬的尘土。
千念:千种思绪。
暮节:傍晚时节。
万籁:万物的声音。
悲萧辰:悲伤的秋天。
鶗鴂:一种鸟,又称“黄莺”。
蕙草:一种花草。
远行客:远离家乡的旅行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1. 长长的山坡:山坡指山脚下平缓的坡地,这里形容山势的绵延。 2. 太阳已经落到水面上:形容落日西斜的景象。 3. 秋风:指秋季的风。 4. 空寂的树林:形容树林中静谧的氛围。 5. 苍茫的天空:广阔无边的天空。 6. 冷冷的雨:形容寒意袭人的雨水。 7. 青石的路面:采用了青石铺设的路面。 8. 千万种念头:指思维纷繁、思考繁多的状态。 9. 萧瑟的清晨悲鸣:萧瑟指凄凉,这里形容秋季清晨的悲凉氛围。 10. 鶗鴂:台湾地区称黄鹂,中国大陆称黄莺。昨晚还在鳴叫,表示时间已经很晚。 11. 蕙草:一种香草,指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开始枯萎。 12. 异乡人:指身处在外地的陌生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开头即以“马”“长坂”写山行,但不是写人行走,而是写人停歇。这种停歇并不充满雅致逸兴,而是衬托了人疲于奔波的情景。而后,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阳来烘托诗人的心境。接下来的四句描写了“暮秋”,这是山行的环境。前两句从左右,后两句从上下将山间景色点染得更为幽静空寂。这四句所写的山色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然而,在此时此地,它所映衬的是诗人空虚惆怅的心境。这首诗通过“千念”统领,说明诗人感触很多,而这一切都由“暮节”而引发。最后一个字“悲”表达了诗人的基调,代表着他痛苦的情绪。整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赏析详情»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其中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岑参的诗歌被誉为“边塞诗第一人”,被誉为“边塞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