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桃花》拼音译文赏析

  • wǎn
    táo
    huā
  • [
    táng
    ]
    bái
  • shù
    hóng
    táo
    chí
    zhú
    zhē
    sōng
    yīn
    wǎn
    kaī
    shí
    feī
    yīn
    xié
    yóu
    jiàn
  • shì
    xián
    rén
    zhī
    hán
    shēng
    cái
    jiào
    pín
    jiā
    yǎng
    jià
    cháng
    chí
  • chūn
    shēn
    luò
    shuí
    lián
    bái
    shì
    láng
    lái
    zhé
    zhī
    zhǔ

原文: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
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主



译文及注释
题: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汉字译文:一棵红桃树倚着池塘,竹子掩映着松树的荫凉,晚上开花时。如果不是斜阳的照耀,就没有机会看到,不是闲人也不会知道。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的树木容易被遗忘,贫穷的家庭养女儿嫁娶常常拖延。深入春季,谁会怜惜这些即将凋零的花朵呢?白衣侍郎前来摘下一枝。 译文及注释详情»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