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别离》拼音译文赏析

  • qián
    bié
  • [
    táng
    ]
    bái
  • qián
    bié
    àn
    xiāng
    liǎng
    xīn
    zhī
    wài
    rén
    zhī
  • shēn
    lóng
    suǒ
    niǎo
    jiàn
    chūn
    duàn
    lián
    zhī
    shuǐ
    suī
    zhuó
    yǒu
    qīng
  • tóu
    suī
    heī
    yǒu
    bái
    shí
    weí
    yǒu
    qián
    àn
    bié
    gān
    xīn
    hòu

原文: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译文及注释
不得哭,默默分离。不得言,暗中思忖。只有我们两个心中的秘密,无人知晓。

深夜里,孤独的鸟儿被困在笼中,春天里,利剑断裂了相连的枝条。即使河水浑浊,也有清澈的日子;即使乌头黑暗,也有白色的时刻。唯有我们的潜离和暗别,彼此心甘情愿,没有后悔。
注释:
不得哭:不能哭泣,表示要忍耐离别之痛。

潜别离:暗中分离,表示要隐忍离别之苦。

不得语:不能言语,表示要忍耐思念之情。

暗相思:暗中思念,表示两人心有灵犀,但不能公开表达。

两心之外无人知:只有两人心中明白,外人无法理解。

深笼夜锁独栖鸟:深夜里,孤独的鸟儿被笼罩在黑暗中,无法自由飞翔。

利剑春断连理枝:春天里,利剑一样的锋利物体砍断了相连的枝条,象征着分离之痛。

河水虽浊有清日:即使河水浑浊,也有清澈的时候,表示即使生活中有困难,也会有美好的时刻。

乌头虽黑有白时:即使乌头黑暗,也会有白色的时候,表示即使事情看起来很糟糕,也会有好的一面。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只有隐忍分离和暗中思念,两人都愿意接受这种情况,没有后悔的余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诗歌《不得哭,潜别离》充满了情感的悲凉和无奈,诗人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相思之苦、别离之痛。全诗以“潜离”“暗别”为主题,描述了一段彼此相爱却注定无法在一起的爱情故事。 “不得哭,潜别离”中“泪眼可以延绵,别离却是遥遥无期”,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离别之苦的感受,他面对着这种无法承受之痛,只有选择潜离和暗别,不再做无用的牵挂和难以言喻的悲伤。 “不得语,暗相思”更是深刻的表述了诗人的悲凉之情,他明知道自己的相思无果,却不得不将这份爱藏在心底,没有言说的对象,只能让两颗心默默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描述的是两个年少的心,在纯真的爱情中彼此留下的誓言和永恒的情感,“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则是描绘了两个有情人由于处境的限制,最后只能用暴力来消磨这份情感,而无尽的黑夜只会让这份无奈更加沉重。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中的“河水”和“乌头”,都是对人生变迁无法挽回的着重描述,“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更是表达出了诗人不得已放弃一段感情的决绝心态,只能在无言无性之中,默默承受着爱情的殇痛。 通过这篇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深刻的情感表露,他将自己的情感诉说贯穿整篇诗歌中,抒发了他对于无法在一起的爱情的无奈和痛苦,以及古人人生的无常变化,带给读者强烈的感伤和思考。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婉约清新、含蓄隽永而著称。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曾有过一段心酸经历。据传,在年轻时,白居易与一个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虽然两人情深,但由于当时社会门第观念和道德风尚的阻碍,他们没能像普通情侣那样公开地在一起。最终,这对恋人不得不分手,而分别之际,白居易写下了那首令人动容的诗句:“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这些抒发沉痛情感的诗句一直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于门第观念和道德约束的深思。几百年前,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很常见,由此也带来了很多不公平。而如今,随着社会变化的发展,人们的想法也逐渐趋向于开明和自由。我们不再因为出身、家世等传统社会观念而刻意束缚自己和限制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给了许多真正相爱却身处困境的人希望和勇气。 白居易的这首诗歌既是对那段禁锢恋情的无奈和痛苦的抒发,也是对于人生命运的一种无解释的领悟。这首诗从一个具体的故事出发,深刻地描摹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们的心理状态,表达了人之常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详情»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