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拼音译文赏析

  • yuán
    lín
    xiān
    yǒu
    shì
    zèng
  • [
    táng
    ]
    bái
  • píng
    shēng
    xīn
    zuì
    xiāng
    qīn
    yǐn
    qiáng
    dōng
    weí
    shēn
    míng
    yuè
    hǎo
    tóng
    sān
    jìng
  • 绿
    yáng
    zuò
    liǎng
    jiā
    chūn
    meǐ
    yīn
    zàn
    chū
    yóu
    bàn
    ān
    lín
  • zhōng
    shēn
    shǔ
    xiāng
    jiàn
    sūn
    cháng
    zuò
    qiáng
    rén

原文: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
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译文及注释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何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

平生的心思最亲近,想要隐居在东墙之外不为自己。明月美好,适合与绿杨一起成为两家春的景象。每次暂时出门,仍然思念伴侣,不能安居乐业不挑选邻居。何必终身只有几次相见,子孙长期成为隔墙的人呢? 译文及注释详情»


白居易简介
唐朝 诗人白居易的照片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