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及注释:
四月清和,雨过天晴,南山在门前转得格外明亮。
没有柳絮被风吹起,只有向着太阳倾斜的葵花。
注释:
四月清和:指四月天气温和,天空晴朗。
雨乍晴:指雨后天空突然放晴。
南山当户:指南方的山丘正好在房屋的正对面。
转分明:指山峰清晰可见。
柳絮:柳树的绒毛。
葵花:向日葵的花朵。
倾:指向阳面倾斜。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首诗是元代名臣司马光所作的《雨后初晴》。这首诗以雨后清明为背景,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雨后初晴的美景,并通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理想和品质的坚持不懈。
整首诗的语言浅白明丽,调动了读者多个感官,如"当户转分明"、"清和雨乍晴"等,给人带来清新的感受。同时,诗中也贯穿着一种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无一物",这些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充满了感性艺术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把自己比喻为葵花,传达了他向阳而行、忠贞不渝的精神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本诗是一首具有思想性质的抒情诗。作者在官场多年,深知政治上趋炎附势的危害,因此他不愿意像柳絮一般被风吹动,而选择了像葵花一样向阳而倾的品质来影射自己。这样的比喻既是一种对自己高尚品质的表述,同时也是对上层统治者忠诚、不屈不挠的传递。
总之,司马光的《雨后初晴》以其诗意深远而闻名于世。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描写和对物象的夸张比喻,作者生动地表达了对于美好自然景物的赞叹和对政治理想的坚守,使本诗在意义和艺术性上都引人深思。
鉴赏详情»
写作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两位备受争议的政治家。他们都活跃于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都非常特殊。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这些措施包括推行“青苗法”、“均输法”等,旨在调节财政、缓解天灾所带来的影响等。然而,在王安石的改革过程中,不仅遭到了一些官僚和地方势力的反对,连当时的宰相司马光也极力反对这种变法,认为其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
由于与司马光的分歧日益加深,王安石最终下台,而司马光则因此成为了变法派的代表人物。然而,这场政治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宋代本身,对后世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同时,这场变法运动还揭示了当时的种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反映出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现状。
这首诗则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司马光之所以反对变法,主要是出于担心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后果,而这首诗则抒发了他此时的心理状态。在此时,司马光已被迫离开汴京,退居洛阳。这一段时期,他的心情可以说是愁云惨雾,内心矛盾。然而,他又有许多的感慨和思考,从中不难看出当时政治环境的紧张和变幻。这首诗对于了解北宋时期的政治运动和文化氛围都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写作背景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司马光所作的《题李凭峰南山早春》。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展现了春末夏初的一幅美丽画卷。首联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的天气,给人以清新、和暖的感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雨后迎接早晨的清新空气中。颔联则描述了下过雨后,门前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青翠怡人。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愉悦、欣喜的氛围。颈联以“柳絮”为主题,在描述“眼前没有随风飘荡的柳絮”时,隐含了诗人“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的态度。诗人并不认同投机取巧、随波逐流的行为,希望自己能像葵花一样,以忠诚的态度面对国家。尾联则描绘了向日葵追寻太阳照耀的情景,既有自然景物之美,也有寓意。在向日葵的形象中,诗人把自己比做葵花,表达出对于忠诚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了诗人的态度和情感,饱含深刻的寓意和哲理。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司马光、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沐浴着和煦春风、桃花
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解释:此段文字描述了“我”在江水东岸黄师塔前游玩时,倚着和煦春风,看到一株开得正盛的桃花。作者对这株桃花心驰神往,思考自己应该爱深红色的还是浅红色的。
注释:黄师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又称黄子华塔、黄公祠。司马光所说的黄师塔不详。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