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赏析: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经典之作,它最大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通过有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全诗长达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共有十数个人物,但每个人物的台词和语气都彰显出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其中,刘兰芝是作者用心塑造的美好形象。她是一个不仅淑女贤妻,还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她勇敢坚强,富有反抗精神,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展现出她的不屈和果敢。比如在面对婆婆的挑剔时,她巧妙地用“大人故嫌迟”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反抗;在和焦仲卿叙别时,她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情,又不忘清醒地认识到“复来还”只是幻想。而在拒绝相亲和拒绝兄长逼婚时,她更是露出了自己坚定正义的一面,体现了她鲜明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一个主人公焦仲卿也是有着自己鲜明个性的形象。他是一个忠诚于爱情,明察秋毫又迫于母亲压力软弱的男子,但也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他在孝顺母亲和维护爱情间面临着矛盾和抉择,最终做出了牺牲,表现出他那忠于爱情,又具备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
以上这些个性化的对话和人物塑造,都让《孔雀东南飞》充满了生动的情感和艺术性。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所传递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内涵。
赏析详情»
情节:
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墓地,它的主人公正是《孔雀东南飞》这部古代长篇叙事诗的两个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以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为了纪念这对伟大的夫妇,小市镇建立了“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部长篇叙事诗从一个尖锐的矛盾冲突开始。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由于婆婆的不满和社会制度的压迫,兰芝被迫回家。两人在话别之时相约誓不相负,但这份坚定的誓言却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兰芝的兄弟为了攀附权贵,把兰芝推向了无边的矛盾之中,一步步地逼迫她接受与他人通婚的命运。焦仲卿得知消息后,前往探望兰芝,发现了她不幸的命运。他不顾一切地责问兰芝,兰芝见义勇为,坚决回绝了婚事,并发誓在来世与焦仲卿重逢。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焦仲卿得知后,也选择吊死树下,他们用生命践行着对爱情的坚守和追求。
两家亲属对这对伟大夫妻的爱情故事产生了认同和敬意,终于在一起合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出了一段传奇爱情,留下了最后的温馨,也让来世的人们铭记每一个真挚的爱情。如今,游客可以前往小市镇粮站前方的墓地祭奠,感受这段永恒的爱情故事的力量,也可以到“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了解更多关于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的故事。
情节详情»
结构: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暗示夫妻离别,将全文深沉悲哀的基调奠定下来。接着描写了兰芝被遣和夫妻誓别的过程发展。无奈别妻的焦仲卿,不顾家族利益,决心重新娶回兰芝。然而,家族选择和压力成为影响婚姻的关键因素,兰芝最终被迫与他人通婚。但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在兰芝抗婚的情节延续中,焦仲卿也表现出了叛逆的精神。最终,夫妻双双殉情,达到了高潮。全文紧凑完整,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告诫后人婚姻应该自主,不应被压迫。
按照结构,第一段托物起兴,第二至第六段描写事件起因,第七至第十二段讲述过程发展,第十三至第二十一段情节延续,第二十二至第三十一段揭示长诗高潮,第三十二段则呼吁告诫后人。全文紧凑完整,语言朴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篇文字,不仅是汉乐府民歌的杰作,更是反抗家族和制度压迫的革命精神的象征。
结构详情»
思想:
治和家族利益就必然成为影响婚姻的关键因素。二、家族选择和压力:婚姻是家族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样的家族,更是如此。刘家本想与庐江焦家通婚,以期达到家族扩张的目的。而焦家也因此遭受到来自地方官员的压力,甚至被迫为刘兰芝找了“退身之说”,以规避牵涉进去的风险。三、爱情被置于利益之下:这种绑架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使得他们的爱情被置于家族利益之下。于是,在封建社会里,忠诚和操守成为了最重要的价值观念,而人性和爱情则被严密的封印在其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叛逆的精神,不是来自对礼教的反抗,而是来自对这种家族压迫与束缚的不满和叛逆。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飞》所揭示的并非只是封建礼教对于爱情的束缚,而是封建家族政治下,家族利益和权力对于爱情婚姻的压迫和摧残。这种情况不仅在古代存在,在当今社会中也有所体现。因此,《孔雀东南飞》不仅是一篇反映古代社会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反抗家族和制度压迫的革命精神的象征。
思想详情»
赏析二:
强,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的约束和社会制度的不公。这使得刘兰芝、焦仲卿以及他们的家人陷入无法逾越的悲剧境地。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现出了封建社会下人性的扭曲与悲惨。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环境以及思考人生意义等多种手法,深刻阐述了爱情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对于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作者并没有将他们简单地描述为反面人物,而是在探索人性中体现出了他们“利他主义”的一面。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带来的弊端和人性的扭曲,揭示出封建社会所存在的严重问题。诗歌的结构上,从开头到结尾呈现出一个恢宏壮观的大格局,将故事推向高潮,引导读者思考社会变革与人性解放的问题。
总之,通过《孔雀东南飞》这首悲剧诗歌,我们能够看到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人性洞察力。他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环境,并反思人类命运中的矛盾与痛苦,表达了对于爱情、人生和社会制度改革的关注与追求。这首诗歌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也是对于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探讨和思考。
赏析二详情»
艺术成就: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在艺术上标志着叙事诗的成熟。这首长篇叙事诗通过塑造刘兰芝、焦仲卿等艺术形象,展现出了作者极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作者成功地刻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复杂的形象。在刘兰芝身上,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女子形象,她不仅勇敢直率而且感情丰富、人物形象饱满,与其他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大不相同。相较之下,焦仲卿身上则更为复杂。他表面上软弱委曲,却内心坚强不屈,从求母到威胁母亲,表现出了一种克服时代局限的决心和勇气,是一个想当孝子但不愿愚孝,在现实利益与道德准则之间进行抉择,并最终牺牲自己的角色形象。
其次,作者的描写手法非常独特。他采用了多种手法,如抒情、描写、对白等方式,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展示。他还通过兰芝和仲卿之间的故事,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女性的命运和处境,并通过焦母等现实人物来揭示出社会的黑暗面。
最后,作者在诗歌的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整首诗不仅内容丰富、表现手法独特,而且结构严密,气势恢宏。通过转折与冲突,将故事推向高潮,引导读者思考人性与命运的问题。
总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通过塑造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个复杂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充满人性和悲剧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爱情、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是中国古代叙事诗艺术成就的重要里程碑。
艺术成就详情»
创作背景: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写作年代的问题历来引起争论。根据此诗“小序”,可以确定这篇诗应该是汉末建安时代的作品,属于“汉乐府”范围。
然而,对于这篇诗的创作年代,一些文学家却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刘克庄在《后村诗话》中指出,这篇诗为六朝人所作,但并没有给出确凿的理由,影响不大。而梁启超在一次演讲中则表示自己疑心这篇诗是六朝时期的创作。他说,六朝人的情感和想象力非常丰富,很有可能会创作出这种长篇叙事抒情诗。
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创作,这篇诗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它记述了焦仲卿的妻子刘氏因受到苦难和不幸而投水自尽的故事,并从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下女性的处境和命运。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与死、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体验。这些主题和情感,都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无论是汉末还是六朝时期,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充满变革和磨难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才华横溢、思想开阔的文学家们崛起,创作出一系列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一篇,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是一篇不容忽视的文学经典。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停留在投水自尽上,其实是因为她所受的苦难和不幸已超过了她的承受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身边的人,让彼此的生命更有价值。
附注释:
1.庐江府:东汉时期一个行政区划单位。
2.小吏:指官府里的一般低级干部。
3.焦仲卿:东汉末年的一个小吏。
4.投水自尽:跳水自杀。
5.孔雀:古代传说中特别美丽的鸟类之一。
6.箜篌:一种古乐器,类似于现代的古筝。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琵琶行》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译文详情»
文言现象:
北宋时期,文人雅士之间流传一种奇特的写作方式──活用。活用即是以词语本来的意义,运用类似同音或相近义的词语造句,藉以增加文字韵味和趣味。以下将利用20个例子,为大家展示文言现象的典型范例。
1. 仕宦于台阁
此例中的名词“仕”被拿来做动词,意为“做官”,意思是“成为官员在朝廷中任职”,并且用了一个地点状语“于台阁”,即在官署中工作。
2. 头上玳瑁光
这句话用 “光” 这个名词作动词,表现出头部闪着晶莹的光泽,使得整个人显得较有气质。
3. 交广市鲑珍
这里用名词 "市" 做动词,表示购买商品,在这里是指到交趾、广南等地去购买美食鲑鱼。
4. 孔雀东南飞
“飞” 的前面是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表明孔雀正在向东南方向高飞。
5. 手巾掩口啼
这句话是以名词“手巾”作为“掩”的状语,表示用手巾遮住口,含有隐秘、哀伤的意味。
6. 卿当日胜贵
“日”被当成了副词,作“胜”的状语,表明一天天过去,时光流转,爱情更显珍贵。
7. 晚成单罗衫
这个例子中,“晚”也是副词,作为“成”的状语,表示在晚上制成单色罗衫,显示了出品人的匠心独运和精湛手艺。
8. 留待作遗施
动词“遣施”在这里被作为名词使用,指用来赠送或留做纪念的物品。这句话是说留下这些物品,作为后人去怀念。
9. 千万不复全
这里把形容词“全”作为动词使用,意思是“保全”,表示“千万不要再次失去”。
10. 足以荣汝身
这句话中“荣” 被当做了一个使动词,表示“使……荣耀”,即你的行为可以给你带来光荣的称号。
11. 以此下心意
这里“下”是名词,作为使动用法,表示“表达心意”。
12. 戒之慎勿忘
动词“戒”在这里是意动用法,表示“以……为警戒”,即告诫受众应该引以为戒,不要忘记。
13.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这里的“伤”是当做动词使用的,表示“对……感到哀伤”,是指后人对某位文人艰辛经历的点滴所作的诗句。
14. 五里一徘徊
这里把名词“五里”用作动词,表明了一个行程的长度:五里。
15. 三日断五匹
这里的“三日”是状语,表示时间间隔,是指三天,而“断”则是“减少”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三天断五匹,即过了三天只剩下五匹。
16. 自名秦罗敷
这个例子中,“名”被当成了动词使用,表示取名。
17. 府吏马在前
这里的“马”被当做动词使用,表示骑马出门。
18. 新妇车在后
这里的“车”被当做动词使用,表示“坐车前往”。
19. 逆以煎我怀
这里的“煎”是使动用法,表示“使……遭受煎熬”。
20. 贫贱有此女
这里的“贫贱”也被当做了形容词使用,修饰后面的“女”,表现出作者深切的感慨。
文言现象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