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译文及注释:
妇人病痛连年累岁,传话给丈夫前说一句话。
当时未说出口,不知泪水怎么飘飘。
“我属于你两三个孤儿,别让我的孩子饥寒难耐,
如果有过错,就要慎重,行动要谨慎,时刻思考!”
乱曰:抱着孩子没有衣服,衣服里面也没有衬衫。
关上门,窗户也堵上,把孤儿留在家里去市场。
路上遇到亲戚朋友,坐着哭泣起不来。
乞求别人给孤儿买点食物,对着朋友哭泣,泪水止不住:“我想不伤心都不行。”
掏出怀里的钱交给朋友。
回到家里看到孤儿,哭着要求抱抱他的母亲。
徘徊在空荡的房子里,“你走吧,不要再回来!”
注释:
妇病连年累岁:妇女病了多年。
传呼丈人前一言:派人传话给丈夫。
当言未及得言:正要说话还没说出口。
不知泪下一何翩翩:不知不觉地流下了许多泪水。
属累君两三孤子:属于你的两三个孤儿。
莫我儿饥且寒:不要让我的孩子又饥又寒。
有过慎莫笪笞:有过错要注意,不要打骂。
行当折摇,思复念之:行为要端正,要时常反思。
抱时无衣,襦复无里:抱着孩子却没有衣服穿,衣服里面也没有衬衫。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关上门窗,把孤儿留在家里,自己去市场。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遇到熟人,哭着坐在那里起不来。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乞求别人给孤儿买点吃的。
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对着熟人哭泣,眼泪止不住地流:“我想不伤心都不行。”
探怀中钱持授交:从怀里掏出钱来给别人。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进门看到孤儿,哭着要求抱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徘徊,说:“你走了也无所谓,不要再回来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病妇临终前对丈夫的嘱托的诗。从第一句开始,诗人便借助“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这一堂皇开门方式,将读者带入到病妇面前。病妇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想要向丈夫留下最后一句话。在嘱咐未出口之前,她就已经泪如雨下,这一刻体现了她内心的悲痛和焦虑之情。
接着,作者用“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五句,表达了病妇对丈夫和孩子们的爱和担忧。她请求丈夫不要惩罚孩子们,要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远离饥寒之苦。诗中的“累”字,暗示了她认为自己的疾病是拖累了丈夫和孩子们的,这种忧虑和自责无疑加剧了她的痛苦。而“莫”字的紧承,更是表现出病妇坚定而专注的语气,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无需通过华丽的辞藻来表现出她的情感,简短而真实的语言反而更具震撼力。
总之,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真实地表达了病人在生命垂危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内心的复杂情感。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感受到了世事无常之苦,唤醒了人们对于珍惜眼前人和物的珍视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有一位妇女长期患病,她叫丈夫到床前有话对他说。就在要开口说话的时候,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说:“两三个孤儿拖累你了,不要让我的孩子挨饿受冻,如果我有过错,请不要惩罚他们。我即将离开人世,希望你能常常想起我的这些嘱咐。” 妇女去世后,留下孤儿没有衣服穿,只有破烂的短衣。孩子们只好紧闭门窗,堵好缝隙,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食物。半路上遇到了亲友,因为太难过而坐在地上哭泣,并请求亲友替他买食物。他流着眼泪对亲友说:“我不能不伤心啊!”然后从怀里掏出钱交给亲友。回到家后,孤儿啼哭着寻找母亲抱他。他进门后无奈地在空房子里走来走去,自言自语:“不用说了,很快这个孩子也会像他母亲一样死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被病魔拖累的妻子,把丈夫叫到跟前,有一句应当说的话,还没有说,珠泪就不断地流了下来。她说:“我把几个孩子就托付给你了,不要让孩子饿着冻着,有了过错不要打他们。我就要死了,你要常常想着我的话。”
【注释】:
1.珠泪:滚落的泪珠。
2.托付:委托,交托。
3.不要打他们:此处“打”指体罚,惩罚之意。
孩子的母亲去世了,爸爸找不到长衣,唯有的短衣又是单薄的,难以御寒。只得关门堵窗,留孩子在家,独自上市。他遇见朋友就哭泣,泪水不止。他请求朋友为孩子买些糕饼,哭着对朋友说:“我本来是想不哭的,但控制不住啊!”他掏出怀中的钱交给朋友。回到家,孩子们哭着找妈妈抱。他徘徊在空荡荡的房子里:“这样下去,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离开人世!我不想再说下去了。”
【注释】:
1.御寒:保暖。
2.关门堵窗:关闭门窗以防严寒进入房间。
3.糕饼:指一种甜点心食品。
4.空荡荡:形容房间里没有什么家具、器皿等,显得很空旷的样子。
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