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译文及注释: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雾笼罩着寒冷的窗户,远处的天空渐渐暗下来,暮色与寒雾相互呼应。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花儿凋谢,鸟儿啼叫,两者交错,形成一幅悲凉的景象。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女子瘦弱的身影倚在窗前,袖子垂落,形成一道柔美的影子。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微风吹拂,一缕红色的丝线被剪断,随风飘散。
注释:
雾窗:窗户上的雾气。
遥天:远处的天空。
暮:傍晚。
花落:花儿凋谢。
啼鸦:鸦鸣。
袖罗:衣袖。
瘦影:瘦弱的身影。
风翦:风吹。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是对于盛冬铃的《纳兰性德词选》中一阕回文词的简析。文章介绍了回文词作为诗词的一种别体,历来有许多作者。但是要想做到字句回旋往返并屈曲成文,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些人认为这只是文字游戏,结果却容易因词害义,导致文理凝涩、牵强难通,反而给人以捉襟见肘的感觉。虽然这篇回文词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颂之处,但是作者的运笔自如,清新流畅,在同类作品中是佼佼者。因此,这篇文章是把盛冬铃的回文词记录下来作为备选之一。
简析详情»
注释:
回文是一种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指诗句可以颠倒读成另外一句,从而使一句话化为两句,同时保持韵律和意义的结构完整。关于回文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中的描述,但该记载所述道原的作品已失传;另一种说法则指回文起源于前秦时期窦滔的妻子苏蕙所作的《璇玑图》诗。此外,文章中还提到了“风剪”这一词语,指的是快速吹动的风。
注释详情»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出生于满汉融合时期,家庭有贵族背景,兴衰与王朝国事有关。他曾在宫廷任职,但渴望过平淡的生活,他的诗词创作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的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