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译文及注释: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绣阁凤帏深几许,曾听得理丝簧。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注释:
新绿小池塘:形容春天景色中的一片小池塘,周围的草木已经发出新绿的嫩芽。
风帘动、碎影舞斜阳:形容风吹动窗帘,阳光斜照下形成的碎影在房间内舞动。
羡金屋去来:指羡慕富贵人家的生活,但也有人离开了金屋。
旧时巢燕:指过去在这里筑巢的燕子。
土花缭绕,前度莓墙:形容园中的土花和莓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氛围。
绣阁凤帏深几许:形容绣阁内的凤帏,深深地垂挂着。
曾听得理丝簧:指曾经听过丝簧乐器的演奏。
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咽,愁近清觞:形容心中有话想说,但又不敢说,担心会影响到美好的感情,因此只能默默地喝酒发愁。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指知道对方已经打扮好了,等待着月亮升起,自己也在西厢房等待。
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形容思念之情深,但却无法与对方相见。
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形容想要问对方何时能相见,但又担心打扰到对方,因此只能私下传递消息。
寄将秦镜,偷换韩香:指寄送一面秦镜和一些韩国香料,以表达思念之情。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形容天意让两人相见,不必再担心其他的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风流子》这首词,以男子心中深挚的相思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心爱女子的感情。他明知爱情无望,却偏偏要坚持自己的感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内心纠结和痛苦可想而知。历史上,这首词的深情和直白的表达方式,尤其是结尾的“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赢得了不少文人读者的肯定和赞赏。其中,有人称它为“美成真深于情者”,有人则形容为“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
然而,这首词也受到了批评。张炎认为,“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并指出“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等句是“所谓淳厚日变成浇风也”。叶申芗也说:“此词虽极情致缠绵,然律以名教,恐亦有伤风雅也。”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历代文人对《风流子》这首词的评价和影响力不容忽视。正是他们的评点和推崇,将这首词推升为宋词百首名篇之一。据统计,历代评点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从宋代至今共有16次评点,单榜排名第三十五位,远高于其他影响因素。无论是历代选本、20世纪词学研究,还是当代网络链接等,排名都比较低。即使历代唱和也只有4次,列单榜第。这说明,《风流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鉴赏详情»
注释:
这是一些古代文学的相关注释,以下是具体内容整理:
1. 金屋:泛指华美的房屋,暗指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
2. 土花:苔藓的一种,常常长在石头上。
3. 莓墙:长满苔藓的墙,莓即指苔藓。
4. 理:奏乐器。丝簧则泛指一般的乐器。
5. 芳信:女子写给男子的书信或者两人之间的期约。
6. 清觞(shāng):指美酒,觞则是指酒杯。
7. 待月西厢:用于形容情人之间的幽会,出自元稹的《会真记》中崔莺莺给张生诗中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8. 秦镜:喻指夫妻或男女间相爱的信物,源自东汉时期秦嘉寄送明镜等物给徐淑以表达思念之意的故事。
9. 韩香:喻指男女间相爱的信物,源自晋朝贾充之女与韩寿私通,将西域的奇香偷送给韩寿的故事。
10. 厮见:相互见面。厮即指相互,这个词用于描述男女之间相遇的情景。
注释详情»
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官职,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