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一》拼音译文赏析

  • lún
    shī
    sān
    shí
    shǒu
    ·
    èr
    shí
  • [
    jīn
    ]
    yuán
    hǎo
    wèn
  • jiǒ
    xiāng
    réng
    qián
    chàng
    jiàn
    qián
    xián
  • zòng
    héng
    zhèng
    yǒu
    líng
    yún
    yǎng
    suí
    rén
    lián

原文: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译文及注释
窘步相仍死不前:局促的步伐相互拥挤,却无法前进;
唱醻无复见前贤:唱着醻歌,再也见不到前辈的风采;
纵横正有凌云笔:纵横书写,正是凌云笔的风范;
俯仰随人亦可怜:无论仰望还是俯视,都是可怜的。
注释:
窘步:困难的步伐,比喻处境困难。

相仍:相互纠缠,相互牵制。

唱醻:唱和,指与人共同创作诗歌。

前贤:指古代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纵横:指横向和纵向,比喻写作技巧娴熟。

凌云笔:指能够写出高超的诗文的笔。

俯仰:低头和仰头,比喻态度谦虚。

可怜:同情,表示对别人的不易。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本文简析了文学史上的“和韵风气”及其代表诗人元好问对其所作的批评。在古代,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是一种传统,随着时间推移,和诗的体式、韵脚逐渐被规范化,和韵成为了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同韵和次韵是两种常见的方式,而后者更为严格。然而,这种方式却束缚了诗人的表达自由,使得他们难以真正抒发自己的感情与思想。元好问认为这种诗风“亦可怜”,并指出应该像庾信一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勇敢地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要做随从别人的亦步亦趋之辈。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片段,也启示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表达自由,避免被形式所限制。 简析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