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十一》拼音译文赏析

  • lún
    shī
    sān
    shí
    shǒu
    ·
    shí
  • [
    jīn
    ]
    yuán
    hǎo
    wèn
  • yǎn
    chù
    xīn
    shēng
    shén
    àn
    zhōng
    suǒ
    zǒng
    feī
    zhēn
  • huà
    lín
    chū
    qín
    chuān
    jǐng
    qīn
    dào
    cháng
    ān
    yǒu
    rén

原文: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译文及注释
眼处心声句自神:在眼前的地方,心中的声音自然而然地涌现,这些句子仿佛来自神灵。

暗中摸索总非真:暗自摸索,总是不真实的。

画图临出秦川景:画图时,仿佛置身于秦川之中,感受到了那里的景色。

亲到长安有几人?:真正到过长安的人有多少呢?
注释:
眼处心声句自神:眼睛所看到的景象,能够反映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暗中摸索总非真:暗中摸索,指的是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的情况下,只能凭借想象和推测来了解。总非真,表示这种了解并不完全准确。

画图临出秦川景:画图,指的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秦川的景色。临,指的是模仿或者参照别人的作品来创作。出秦川景,指的是表现秦川的自然风光。

亲到长安有几人?:亲到,指的是亲身到达。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这句话的意思是问有多少人真正到过长安,亲身体验过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美丽。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探讨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作者强调,文学作品必然来自于客观现实,而非作家头脑中的虚构。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现实,才能写出真正感人入境的作品。作者以杜甫为例,认为他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歌,是因为他身临其境地描写了客观现实。相比之下,如果诗人只是盲目地模仿前人的作品,不去深入了解和把握现实,就很难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真、假诗人的区分标准,即能否深入了解生活、切身体验现实。这篇文章指出了诗歌创作必须贴近生活的真实,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写出真正动人的作品。 简析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