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写作特色:
《屈原列传》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与其他中学课本中选入的人物传记相比,它有着不同之处。首先,在选材上,《屈原列传》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粗线条地勾勒出屈原的生平事迹,侧重于记录历史文献。其次,在写作方式上,《屈原列传》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和“评”,以传为基础,以评为补充,通过点评来评价屈原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议论方式,如评介式、结语式、陈述式和比照式等。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述中有情感,而议论中直抒胸臆。作者使用了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推崇屈原有两个方面:其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的人格,以及其在语言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认为楚国应该联合齐国一起对抗秦国。虽然秦国兵力最强,但是楚国和齐国从亲,可以共同合纵来抵御强秦。如果楚王能始终采纳屈原的外交主张,并修明内政,那么当时的天下还不知道会被谁掌握。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楚国和齐、秦之间的关系,通过屈原正确的政治主张,为读者呈现了历史的真相。
总的来说,作为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屈原列传》不仅记录了屈原的生平事迹,还紧密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状况。其写作特色在于抒情、议论相结合,通过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屈原的正确政治主张和高深造诣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风采,使《屈原列传》成为中学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写作特色详情»
鉴赏:
《屈原传》是司马迁所著的一篇非常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本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歌颂了他的高尚品德、政治才能和爱国精神,并谴责了楚怀王及其身边的昏庸和阴险之徒。
在文章中,作者对于屈原的人物形象做了一个全面、生动的刻画,特别是从政治上的角度,展示了屈原的才干和竭尽全力为楚国效力的精神。同时,作者也深刻揭示了楚国兴衰和屈原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感人、震撼。
此外,《屈原传》还着重强调了屈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精神。他为了国家的利益,在不断地追求真理和坚守自己立场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至高无上的忠诚和清廉。这些品质也正是屈原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成为后人学习的标杆。
可以说,司马迁在这篇传记文学中细致入微地描画了屈原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了他的不屈精神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同时,文章也探究了楚国政治的黑暗面和那些阻挠屈原发挥自己才华的人的丑恶行径。总之,《屈原传》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传记文学作品,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敢于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英雄形象,是一篇不朽的文学珍品。
鉴赏详情»
题解:
本文是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进行的介绍。由于现存的文献资料比较有限,这篇传记成为了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战国时期的楚国生活。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后来却因遭诬陷而失去了政治职务,被流放江湖。尽管如此,他仍然关注着朝政,并热爱祖国。最终,他毅然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殉自己的理想。
本文以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对屈原非凡才华和对理想坚定不移的敬佩之情。尽管事迹简略,但文章笔法沉郁顿挫,富有咏叹反复,夹叙夹议等特色,是一篇非常具有个性的评传式散文。
该篇传记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其中列传用于记载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
司马迁在写这篇传记时可能是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遭受了贬谪和怀才不遇的遭遇。此外,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也引起了他的强烈感慨。因此,他将屈原和贾谊合并在一起写成了这篇传记。
在秦朝之前,没有古书记载过屈原的生平事迹。而《史记》这篇传记则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可以说,它对于研究屈原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题解详情»
译文及注释:
屈原名平,其姓为楚国的王族。他曾经作为楚怀王的左丞(相当于今天的宰相),见闻广博,记忆力极强,精通治理国家的道理,懂得对外交涉应对辞令,也擅长对内与怀王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同时也负责接待宾客、招待诸侯等外交任务。怀王非常信任他。上官大夫也在朝中,他想要获得怀王的宠幸,因此嫉妒屈原的才华。怀王让屈原制订法律条文,但当屈原起草尚未完成时,上官大夫就试图强行更改它以争取功劳。屈原不同意,于是上官大夫就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每项法律条款公布后,屈原都会为自己的功绩而夸耀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到。”怀王非常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深感怀王被小人诬陷,无法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清真相。忠臣却不被朝廷所容,而邪恶之徒却干扰着国家的政务。屈原因此忧虑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的含义是遭受不幸和忧愁的感觉。
天是人类的本源,父母是人的根基。当人们遇到困境时,就会回想起这些本源,所以在极度悲苦、疲惫不堪的时候,没有人不会呼唤上天;当遭遇疾病、忧伤的时候,没有人不会呼唤父母。屈原一直表现得正直坦率,在尽己所能辅助君主的同时,遭到谗邪之人的离间,可以说他已经陷入了困境。他的诚信被怀疑,他的忠诚被妖言惑众,难道他能没有怨恨吗?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大概就是受到前嫌和愤怒的驱使。尽管《国风》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但《离骚》却是关于人类困境和寻求解脱的深刻哲学诠释。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言现象:
吾乃司马迁,闻主人所言,欲令余依此内容撰写一篇文言文章也。余即遵从主人之命,谨按此内容撰写一篇文言现象:
通假字人,穷则反本。此语出自《庄子》中的“徐无鬼”的故事,其意为在穷困潦倒时,不得已使用通假字,反而会犯错,害了自己的本意。用“反本”一词表达了这种现象。这里的“反”,实为“返”的通假字,指返回、走回原来的道路。
又如“犹离忧也”,其中的“离”为“罹”的通假字,表示受苦、遭受困难。这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遭受忧伤般”。
“靡不毕见”,其中的“见”是“现”的通假字,表示显现、出现。这句话的意思是,“无不显现出来”。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皭然泥而不滓者也。”这句话中的“指”是“旨”的通假字,表示意旨、旨趣。此处意指文言虽然看似简短,但其中的意义非常丰富深刻。并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形容文言写作像是从浑浊污泥中挣扎出来的一样,虽然泥泞不堪,但却没有被 pollute。
再如“屈平既绌,齐与楚从亲,厚币委质事楚,顾反,赵不内。”这段文字中,“绌”是“黜”的通假字,表示被罢免。而“从”则是“纵”的通假字,表示合纵、联合。在这里,“厚币委质事楚”表达了齐国向楚国出钱进谤的意思。而“顾反”则是“返”的通假字,表示返回去。最后一句中的“内”则是“纳”的通假字,表示接纳、收纳。
是以,通假字之现象深入于文言之中,而其实际应用却趋于丰富多彩,时而品味妙处,时而领悟精髓,可以说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重大影响。
文言现象详情»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的史学理论主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迁”,即变迁,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学理论主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迁”,即变迁,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规律,只有把握好变迁的规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