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译文及注释: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说道:初次起义难,是由陈涉发动的;暴虐的秦朝自项羽开始灭亡;排除乱象,铲除暴君,平定天下,最终成就了汉朝。在五年之间,号令不断变化,自从有生民以来,从未有像这样迅速接受命令的。古时候虞、夏两朝兴起,积累善行数十年,德行深入人心,处理政务,考验于天,才能登上王位。汤、武两位王,都是由契、后稷等人修行仁义十余世,不期而遇到孟津八百诸侯,仍然认为不可,后来才放弑。秦朝起始于襄公,文、缪、献、孝等人逐渐吞并六个国家,历经百余年,始皇才能够并列于诸侯之上。以德行如此,用力如此,统一天下的难度可想而知!
秦朝一旦称帝,便陷入了不断的战争,因为有诸侯的存在,所以没有土地不封,名城不毁,兵器不销,豪杰不被铲除,维护了万世之安。然而,王朝的兴起,始于闾巷,众人联合讨伐,继承了三代的传统。秦朝的禁令,只是足以驱除难民,激发了他们的雄心壮志,没有土地不可称王。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大圣吗?难道不是天意吗?如果不是大圣,谁能接受如此迅速的命令而成为帝王呢?
注释:
注释:
- 陈涉:楚汉之际的起义领袖,发动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
- 項氏:秦朝的末代君主,秦二世,被項羽所杀。
- 受命若斯之亟:指刘邦在五年内完成了平定天下、建立汉朝的壮举。
- 虞、夏:中国古代的两个传说中的王朝。
- 汤、武之王:商朝的末代君主商纣被周武王所灭,周武王建立了周朝。
- 契、后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神话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 孟津:古代黄河上的一个渡口,汤、武之王在此会盟。
- 放弑:指周武王放逐了自己的弟弟纣的后代,以确保自己的王位稳固。
- 襄公:指秦穆公,是秦国的开国君主。
- 文、缪、献、孝:指六国时期的四个国家,分别是魏、齐、楚、韩。
- 一统若斯之难:指统一天下的难度与刘邦所面临的相似。
- 诸侯:指六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
- 大圣:指传说中的圣人,具有超凡的智慧和能力。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秦楚之际月表》是一篇表格形式的历史记述,记载了秦二世在位时期和项羽统治时期的历史事件。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秦楚之际月表》前的序言。文章通过回顾历史上其他帝王统一天下的历程,分析了秦楚之际政治形势的特点,即陈涉发难、项羽灭秦、刘邦称帝等事件在短时间内发生,同时也探讨了“号令三嬗”与汉高祖称帝的关系。整篇文章文字简练明快,内容深入浅出,结论精辟独到,是一篇值得阅读的历史文章。
简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际到秦朝灭亡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激烈和深刻的变革。太史公司马迁在研读秦楚之际的记载时,指出了三位主要人物:陈涉、项羽和汉高祖刘邦。
陈涉是起义反秦的第一人,被誉为"苍梧客",他发动泾阳起义时只有23岁,他的形象成为后来所有群众反抗统治者的标志。项羽则是灭亡秦朝的关键人物,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出众的个人英勇,但野心过于膨胀,最终被刘邦打败。而刘邦则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在政治斗争中机智过人,在维护天下和平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
在历史上,像虞舜、夏禹这样的君主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善行和功劳,并且还要受到上天的考验才能即位。商汤、周武称王时都讲求仁政,实行德义,历经十几代才统一天下。而秦国则是通过强大的武力才得以统一天下,但统一之后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始皇帝兼并六国后,忧虑诸侯会反叛,因此不给功臣和宗室分封土地,同时还毁坏了许多有名的城池,销毁了刀箭,铲除了各地豪强势力,打算保持万世帝业的安定。然而,帝王的功业兴起于民间,天下英雄豪杰互相联合,最终讨伐了暴秦,并取得了胜利。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统一天下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像汉高祖那样既有德治又有武力才能成功。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的史学理论主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迁”,即变迁,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学理论主张,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迁”,即变迁,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规律,只有把握好变迁的规律,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从而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