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共公择言》拼音译文赏析

  • gòng
    gōng
    yán
  • [
    xiān
    qín
    ]
    míng
  • liáng
    wáng
    weì
    yīng
    shāng
    zhū
    hóu
    fàn
    tái
    jiǔ
    hān
    qǐng
    jūn
    shāng
    jūn
    xìng
    yán
    yuē
    zhě
    lìng
    zuò
    jiǔ
    ér
    meǐ
    jìn
    zhī
    yǐn
    ér
    gān
    zhī
    suì
    shū
    jué
    zhǐ
    jiǔ
    yuē
    hòu
    shì
    yǒu
    jiǔ
    wáng
    guó
    zhě
    huán
    gōng
    bàn
    nǎi
    jiān
    áo
    fán
    zhì
    diào
    weì
    ér
    jìn
    zhī
    huán
    gōng
    shí
    zhī
    ér
    bǎo
    zhì
    dàn
    jiào
    yuē
    hòu
    yǒu
    weì
    wáng
    guó
    zhě
    jìn
    wén
    gōng
    nán
    zhī
    weī
    sān
    tīng
    cháo
    suì
    tuī
    nán
    zhī
    weī
    ér
    yuǎn
    zhī
    yuē
    hòu
    shì
    wáng
    guó
    zhě
    chǔ
    wáng
    dēng
    qiáng
    tái
    ér
    wàng
    bēng
    shān
    zuǒ
    jiāng
    ér
    yòu
    lín
    páng
    huáng
    wàng
    suì
    méng
    qiáng
    tái
    ér
    dēng
    yuē
    hòu
    shì
    yǒu
    gāo
    tái
    beī
    chí
    wáng
    guó
    zhě
    jīn
    zhǔ
    jūn
    zhī
    zūn
    zhī
    jiǔ
    zhǔ
    jūn
    zhī
    weì
    diào
    zuǒ
    bái
    tái
    ér
    yòu
    nán
    weī
    zhī
    meǐ
    qián
    jiā
    lín
    ér
    hòu
    lán
    tái
    qiáng
    tái
    zhī
    yǒu
    wáng
    guó
    jīn
    zhǔ
    jūn
    jiān
    zhě
    jiè
    liáng
    wáng
    chèng
    shàn
    xiāng
    shǔ

原文: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译文及注释
梁王魏婴在范台上宴请诸侯。酒喝得醉醺醺的,他请鲁君举杯。鲁君高兴地站起来,离开座位,选了几句话说:“古时候,帝女令仪狄酿了美酒,献给禹,禹喝了觉得很好喝,于是就疏远了仪狄,不再喝她酿的酒。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酒而亡国。’齐桓公半夜醒来,口渴得不行,易牙就煮了敖燔炙,调和了五味,端给桓公吃,桓公吃了觉得很饱,一直到天亮都没醒,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美食而亡国。’晋文公听了南方的威风,三天不去朝会,结果就被南方的威风推翻了,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色相而亡国。’楚王登上强台,眺望崩山,左边是江河,右边是湖泊,感到非常快乐,忘记了死亡,于是就在强台上立下了盟约,他说:‘后世必有人因为高台和池塘而亡国。’现在,主人公的地位就像仪狄的酒,味道就像易牙调和的美食,左边是白台,右边是闾须,南方的威风也在这里,前面是夹林,后面是兰台,强台的乐曲也在这里。这四样东西中,只要有一样,就足以毁掉一个国家。现在主人公拥有这四样东西,真的不需要警惕吗?”梁王听了,称赞鲁君的话,大家都附和着。
注释:
梁王魏婴在范台上宴请各诸侯。酒喝得很high,他请鲁君举杯。鲁君高兴地起身,离开座位,选择了一番话说:“古时候,帝女令仪狄酿造美酒,献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甜美,于是疏远了仪狄,不再喝她的酒,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半夜醒来,口渴难忍,易牙就煮了敖燔炙,调和了五味,端给桓公吃,桓公吃了觉得很饱,一直到天亮都没醒,说:‘后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到南方的美女威,三天不去听朝,最后被推翻了,他就说:‘后世必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上强台,俯瞰崩山,左边是江河,右边是湖泊,感到非常快乐,甚至忘记了死亡,于是在强台上宣誓,说:‘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现在,主人公的地位高贵,喝的是仪狄的酒,味道是易牙调的,左边是白台,右边是闾须,这是南方威的美景,前面是夹林,后面是兰台,这是强台的乐趣。这四个因素中,任何一个都足以导致国家的灭亡。现在主人公兼备了这四个因素,难道不应该警惕吗?”梁王听了,称赞鲁君的话非常有道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这段内容所述的是向君王谏言时应该选择时间、地点和道具,以及如何选择并使用这些元素来说服对方。作者引用了历史上几位君王的例子来阐释这个观点,并指出了这些例子的代表性和生动性。 从整个文章来看,作者的写作手法既有说理论证,也有举实例分析的方法,语言简明扼要,行文流畅自然。其中的例子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情节生动,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另外,作者还强调了在选择例子时应当注意其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不应当随意选择,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技巧。 总之,这段文字虽然篇幅不长,但是结构紧凑,表达清晰,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它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技能,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说服他人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道具的重要性。 评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其时酒兴正浓,魏惠王向鲁共公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正色道:“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 齐桓公有一天夜里觉得肚子饿,想吃东西。易牙就煎熬烧烤,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送上,齐桓公吃得很饱,一觉睡到天亮还不醒,醒了以后说:‘后代一定有因贪美味而使国家灭亡的。’ 晋文公得到了美女南之威,三天没有上朝理政,于是就把南之威打发走了,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贪恋美色而使国家灭亡的。’ 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边是长江,右边是大湖,登临徘徊,惟觉山水之乐而忘记人之将死,于是发誓不再游山玩水。后来他说:‘后代一定有因为修高台、山坡、美池,而致使国家灭亡的。’ 现在您酒杯里盛的好似仪狄酿的美酒;桌上放的是易牙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您左边的白台,右边的闾须,都是南之威一样的美女;您前边有夹林,后边有兰台,都是强台一样的处所。这四者中占有一种,就足以使国家灭亡,可是现在您兼而有之,能不警戒吗?” 注释: 1. 魏惠王(319 BC—247 BC):中国历史上魏国的一个君主。 2. 范台:地名,在今天河南省济源市北部。 3. 鲁共公:又称鲁隐公,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君主。 4. 舜:中国神话中传说的帝王,传说他是尧的继任者,号称“舜为天下先”。 5. 仪狄:舜君的女儿,善于酿酒。 6. 禹:中国大禹时期的开国皇帝,后来被视为水利工程的缔造者和治水英雄。 7. 齐桓公:又称齐桓公姬强,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君主。 8. 易牙:又称伯夷,中国春秋末年齐国的贤士、美食家,擅长烹调技艺。 9. 晋文公:晋国的第十一代君主,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君主。 10. 南之威:楚国美女,传说她的美貌动人,有人见到她会忘却时间。 11. 楚灵王:又称楚庄王,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君主。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