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贺贫》拼音译文赏析

  • shū
    xiàng
    pín
  • [
    xiān
    qín
    ]
    míng
  • shū
    xiàng
    jiàn
    hán
    xuān
    xuān
    yōu
    pín
    shū
    xiàng
    zhī
    xuān
    yuē
    yǒu
    qīng
    zhī
    míng
    ér
    shí
    cóng
    èr
    sān
    shì
    yōu
  • duì
    yuē
    luán
    zhī
    tián
    gōng
    beì
    zōng
    xuān
    xíng
    shùn
    xiàn
    shǐ
    使
    yuè
    zhū
    hóu
    zhū
    hóu
    qīn
    zhī
    róng
    huái
    怀
    zhī
    zhèng
    jìn
    guó
    xíng
    xíng
    jiù
    miǎn
    nán
    huán
    jiāo
    tài
    shē
    chǐ
    tān
    lüè
    xíng
    zhì
    jià
    huò
    huì
    贿
    nán
    ér
    lài
    zhī
    shēn
    huái
    怀
    gǎi
    huán
    zhī
    xíng
    ér
    xiū
    zhī
    miǎn
    nán
    ér
    huán
    zhī
    zuì
    wáng
    chǔ
    zhāo
    bàn
    gōng
    shì
    jiā
    bàn
    sān
    jūn
    shì
    chǒ
    tài
    guó
    shēn
    shī
    cháo
    zōng
    miè
    jiàng
    rán
    sān
    qīng
    chǒ
    cháo
    ér
    miè
    zhī
    weí
    jīn
    yǒu
    luán
    zhī
    pín
    weí
    néng
    shì
    ruò
    yōu
    zhī
    jiàn
    ér
    huàn
    huò
    zhī
    jiāng
    diào
    xiá
    zhī
    yǒu
  • xuān
    bài
    shǒu
    yān
    yuē
    jiāng
    wáng
    lài
    zhī
    feī
    gǎn
    zhuān
    chéng
    zhī
    huán
    shū
    xià
    jiā
    zhī

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相关标签:哲理古文观止

译文及注释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因贫穷而忧虑,叔向却向他祝贺。宣子问:“我虽有卿的名号,却没有实际的财富,无法跟随二三子,所以才忧虑,你为何要祝贺我呢?” 叔向回答说:“古时候,栾武子没有一寸田地,宫殿也没有珍宝器皿,但他却表现出高尚的品德,遵守礼法,使越国得到了诸侯的尊重,戎狄也敬畏他,他行刑不冤枉,因此免于灾难。后来桓子骄傲奢侈,贪婪无度,行事任性,借贷行贿,应该遭受灾难,但却因为栾武子的德行而得以安全。再后来,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继承了栾武子的德行,因此免于灾难,但却因为桓子的罪恶而被楚国灭亡。再比如郤昭子,他家财半个公家,家中有半个三军,依靠着财富和宠爱,却导致国家衰败,他自己死在了朝堂上,家族也在绛国灭亡。这些人虽然受到了宠爱,但一朝之间就被灭亡了,没有人为他们感到悲痛,因为他们没有德行。现在,你虽然像栾武子一样贫穷,但我认为你有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祝贺你。如果你不担心德行不够高尚,而只关心财富不够,那么即使我祝贺你,也没有什么意义。” 宣子听了,感激地拜倒在地,说:“我本来已经要灭亡了,是你救了我,我不敢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从桓叔开始,我都要感谢你的恩赐。”
注释:
叔向:姓孟,名向,字子车,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夫。

韩宣子:韩国的一位贵族,因为家境贫寒而忧虑。

卿:指叔向,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官员。

栾武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因为家境贫困而被人轻视,但凭借其德行和才能,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名望的政治家。

一卒之田:指只有一名士兵的土地,非常贫瘠。

宫:指官府。

宗器:指祖传的器物。

德行:指品德和行为。

顺其宪则:指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

越:指超越。

诸侯:指其他国家的君主。

戎狄: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行刑不疚:指执行刑罚时没有冤枉好人。

桓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因为奢侈和贪欲而导致国家衰落。

赖:依靠。

怀子:晋国的一位贵族,因为遵循栾武子的德行而得以免于灭亡。

楚: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与晋国相邻。

郤昭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因为富有而骄傲自满,最终导致家族的灭亡。

公室:指公爵的家族。

三军:指军队。

朝:指朝廷。

绛:指鲁国的一个地方。

八郤、五大夫、三卿:指鲁国的三个等级,八郤是最低的等级,三卿是最高的等级。

稽首:古代一种敬礼的方式,即俯身跪下,双手扶地,头向下低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出发,引出了“宣子忧贫,叔向贺之”的话题。文章并未直接回答为何要贺的问题,而是通过举出栾、郤两家的例子来说明富贵并不一定值得贺喜,穷困也并非总是让人忧虑。关键在于德行是否够强。接着,作者类比了宣子与栾武子,并阐释了贺的原因。同时,文章也指出,如果没有建立德行,只忧贫穷却不具备德行,那么这并不是值得贺喜的,反而可能会有灾难。最后,作者以韩宣子的拜服作结,凸显文章的中心论点:重视建立德行。 整篇文章非常巧妙地运用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阐述,呈现出贫不足忧,应该着重建立德行来转化贫穷的道理。叔向的建议使用正反结合的方法,非常有说服力。他的话语不仅为贵族的未来提出了长远计划,还对目前的奢侈、贪欲及无艺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此文的语言难度较高,但作者在表述清晰、紧凑的前提下,又不失亲切自然。读者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注解和上下文,同时注意把握比较复杂的词汇和句子,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福分。” 【汉字译文】 叔向(shū xiàng)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福分。” 【注释】 1. 韩宣子:春秋时期韩国的宰相,名燮(xiè),字子虚。 2. 卿大夫:古代的爵位,其下分为大夫、士、庶民等。 3. 栾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出色的道德修养和明智的执政风格著称,是晋国重臣之一。 4. 桓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曾是一位有成就的统治者,但后来贪婪奢侈,最终导致家族的衰落。 5. 怀子:桓子的儿子,放弃桓氏的奢侈生活,继承了栾武子的家风和治国理念。 6. 郤昭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拥有极为庞大的财产和势力,但因其奢侈无度、铺张浪费最终遭到了崩溃。 7. 顷田:古代的土地单位,一顷约等于70-acre。 8. 德行:指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出自《论语》。 9. 法制:指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 10. 诸侯: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 11. 楚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列国,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 12. 公室:指公族家族的称呼,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很常见。 13. 朝堂:指古代官场或政治中心。 14. 绛:春秋时期一个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