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译文及注释:
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因贫穷而忧虑,叔向却向他祝贺。宣子问:“我虽有卿的名号,却没有实际的财富,无法跟随二三子,所以才忧虑,你为何要祝贺我呢?” 叔向回答说:“古时候,栾武子没有一寸田地,宫殿也没有珍宝器皿,但他却表现出高尚的品德,遵守礼法,使越国得到了诸侯的尊重,戎狄也敬畏他,他行刑不冤枉,因此免于灾难。后来桓子骄傲奢侈,贪婪无度,行事任性,借贷行贿,应该遭受灾难,但却因为栾武子的德行而得以安全。再后来,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继承了栾武子的德行,因此免于灾难,但却因为桓子的罪恶而被楚国灭亡。再比如郤昭子,他家财半个公家,家中有半个三军,依靠着财富和宠爱,却导致国家衰败,他自己死在了朝堂上,家族也在绛国灭亡。这些人虽然受到了宠爱,但一朝之间就被灭亡了,没有人为他们感到悲痛,因为他们没有德行。现在,你虽然像栾武子一样贫穷,但我认为你有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祝贺你。如果你不担心德行不够高尚,而只关心财富不够,那么即使我祝贺你,也没有什么意义。” 宣子听了,感激地拜倒在地,说:“我本来已经要灭亡了,是你救了我,我不敢独自承担这个责任,从桓叔开始,我都要感谢你的恩赐。”
注释:
叔向:姓孟,名向,字子车,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夫。
韩宣子:韩国的一位贵族,因为家境贫寒而忧虑。
卿:指叔向,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官员。
栾武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因为家境贫困而被人轻视,但凭借其德行和才能,最终成为了一位有名望的政治家。
一卒之田:指只有一名士兵的土地,非常贫瘠。
宫:指官府。
宗器:指祖传的器物。
德行:指品德和行为。
顺其宪则:指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
越:指超越。
诸侯:指其他国家的君主。
戎狄: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行刑不疚:指执行刑罚时没有冤枉好人。
桓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因为奢侈和贪欲而导致国家衰落。
赖:依靠。
怀子:晋国的一位贵族,因为遵循栾武子的德行而得以免于灭亡。
楚: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与晋国相邻。
郤昭子: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因为富有而骄傲自满,最终导致家族的灭亡。
公室:指公爵的家族。
三军:指军队。
朝:指朝廷。
绛:指鲁国的一个地方。
八郤、五大夫、三卿:指鲁国的三个等级,八郤是最低的等级,三卿是最高的等级。
稽首:古代一种敬礼的方式,即俯身跪下,双手扶地,头向下低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出发,引出了“宣子忧贫,叔向贺之”的话题。文章并未直接回答为何要贺的问题,而是通过举出栾、郤两家的例子来说明富贵并不一定值得贺喜,穷困也并非总是让人忧虑。关键在于德行是否够强。接着,作者类比了宣子与栾武子,并阐释了贺的原因。同时,文章也指出,如果没有建立德行,只忧贫穷却不具备德行,那么这并不是值得贺喜的,反而可能会有灾难。最后,作者以韩宣子的拜服作结,凸显文章的中心论点:重视建立德行。
整篇文章非常巧妙地运用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阐述,呈现出贫不足忧,应该着重建立德行来转化贫穷的道理。叔向的建议使用正反结合的方法,非常有说服力。他的话语不仅为贵族的未来提出了长远计划,还对目前的奢侈、贪欲及无艺等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当时和现在都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此文的语言难度较高,但作者在表述清晰、紧凑的前提下,又不失亲切自然。读者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注解和上下文,同时注意把握比较复杂的词汇和句子,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福分。”
【汉字译文】
叔向(shū xiàng)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们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的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各国。各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使晋国安定下来,执行法度,没有弊病,因而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该当遭到祸难,但依赖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的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郤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被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郤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福分。”
【注释】
1. 韩宣子:春秋时期韩国的宰相,名燮(xiè),字子虚。
2. 卿大夫:古代的爵位,其下分为大夫、士、庶民等。
3. 栾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出色的道德修养和明智的执政风格著称,是晋国重臣之一。
4. 桓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曾是一位有成就的统治者,但后来贪婪奢侈,最终导致家族的衰落。
5. 怀子:桓子的儿子,放弃桓氏的奢侈生活,继承了栾武子的家风和治国理念。
6. 郤昭子: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拥有极为庞大的财产和势力,但因其奢侈无度、铺张浪费最终遭到了崩溃。
7. 顷田:古代的土地单位,一顷约等于70-acre。
8. 德行:指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出自《论语》。
9. 法制:指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
10. 诸侯: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
11. 楚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列国,位于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带。
12. 公室:指公族家族的称呼,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很常见。
13. 朝堂:指古代官场或政治中心。
14. 绛:春秋时期一个郡,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