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及注释: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边春水涨起,船只如艨艟和巨舰也变得轻盈无比。
以往费尽力气推移船只,而今在江中自由畅游。
注释:
昨夜江边春水生:昨晚江边的春水涨起来了。
艨艟巨舰一毛轻:指大船在涨潮时轻松地漂浮在水面上。
向来枉费推移力:一直以来白白浪费了推船的力气。
此日中流自在行:今天在中流中自由地行驶。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朱熹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书画家,其为人正直,善于倡导思想变革,被历代推崇为“朱子学派”的创立者之一。在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开当时权臣韩侂胄的迫害,朱熹选择离开紫阳书院,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前往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期间写下《福山》一诗。此外,他还在南城、南丰两地游历,并应邀作文、讲学。
在南城,朱熹受到当地的利元吉、邓约礼等人的邀请,在该地撰写了《建昌军进士题名记》,文章中赞美建昌人才辈出,展现了朱熹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关注。
此外,在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朱熹到该村讲学,并为吴氏书写了“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了“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在该村还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著名诗句,这句诗道出了朱熹对于知识来源和源泉的思考与认识,在后世也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名言。
朱熹离开后,村民将蛤蟆窝村改名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立“活水乡”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朱熹曾经留下过“书岩”、“墨池”两处名胜,这些都是证明朱熹在江西南城、南丰两地活动的历史遗迹,成为后人缅怀朱熹学术和人格的见证之一。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朱熹先生的这首诗《泛舟》是一首以泛舟为例,借助形象喻理的诗歌。诗歌通过描绘大雨之后的春水涨潮,艨艟巨舰得以轻易地自在行驶于潮水中,蕴含了艺术灵感的勃发和基本功夫的重要性。
在诗中,“昨夜江边春水生”,通过形象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水的汹涌澎湃,展现了一个浑然天成的美景,也表达了自然生命力的强盛和美妙。而“蒙冲”(艨艟)这个词,则寓意着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只要适时地利用机遇,就能够顺势而为,得到成功。诗中还写到:“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表达出当条件、环境与技巧完全匹配时,所需的力气也就非常小了,这能够激发出创作者的灵感,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
总的来说,这首诗可以理解为诗人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朱熹先生的思想深邃,诗歌意境清新脱俗,既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也有抒发人生感悟的深刻内涵。这让我们更加敬仰朱熹先生那勤学苦思,为文化贡献出众的精神风范。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朱熹、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战船、羽毛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 注释:
- 春水:指春天融雪或降雨后江河的水位上升。
- 战船:古代用于水上作战的船舶。
- 羽毛:轻盈如羽毛的比喻。
- 移动:指在水中自由灵活地行驶。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思古堂,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被誉为中国宋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朱熹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精通儒家经典。他曾在南京、洛阳等地任官,并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庸章句》和《四书章句集注》。这些著作深受后世儒家学者的推崇和影响,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除了学术研究,朱熹还有出色的文学创作才华。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约、自然流畅、古朴典雅为特色,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寄简侯学士》等。
朱熹还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思想,并在南京开设了私塾。他曾多次出任官职,但因言论不合,多次被贬。
朱熹一生秉持儒家思想,主张理学,追求理性思辨和道德实践的完美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就被后人称为“朱子学派”,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