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
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译文及注释:
为什么夜晚增加了病痛,勉强来到宝镜前,憔悴娇柔。随意将发簪横放,整日被风吹乱。恼怒的胭脂消失在红色的小径上,害羞的玉簪减少在蝴蝶粉末中。思绪悠悠,垂帘独自坐着,传遍了香气笼。朦胧中,玉人不见了,罗裁的囊袋寄来,锦绣的笺纸封起来。约定在春天归来,夏天依旧各自东西。粉墙上的花影让人怀疑,罗帐中的雨梦断成了空。最难忘的是,在屏风边瞥见,野外相遇的情景。
注释:
重点文字注释:
- 憔悴娇慵:形容容颜憔悴,娇柔无力。
- 钗横鬓乱:形容发髻上的钗子横着插着,发丝散乱。
- 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恼脂、榴红、羞玉、蝶粉都是化妆品的名称,形容女子化妆时的情景。
- 思悠悠:形容思绪万千,心情忧郁。
- 传遍熏笼:指传遍宫中,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
- 玉人:指美女。
- 罗裁囊寄:指用罗裁制成的袋子寄放物品。
- 锦写笺封:指用锦绣制成的信纸和信封。
- 粉墙花影:指墙上的花影,可能是指壁画。
- 罗帐雨梦:指罗帐下的雨声,可能是指梦中的情景。
- 屏边瞥见:指在屏风旁偶然看到。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这篇词以闺中思情为主题,刻画了一个女子在春闺中的无聊和怀念。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描述女子垂帘独坐、倚遍熏笼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通过描写她憔悴娇慵、懒于梳妆的状态,表达了她因思念而心神不宁的情感状态。
在下片中,作者表达了对远方的爱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玉人不见,但锦书频寄,约定春归却未兑现,这让女子的相思更加深刻。粉墙花影、罗帐梦断等抒情的描写,表达了其内心痛苦的情感状态。尤其是“最难忘”三句,更是表达了作者深情与相思之苦。
整首词宛转柔媚、构思精巧细腻,通过描绘女子的思情之苦,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感性体验。同时,通过平淡细致的笔墨,将这种情感体验传递给读者,让人产生共鸣。总之,这首词是一篇精彩的抒情之作,值得欣赏与品味。
评解详情»
注释:
熏风、熏笼
①熏风:指南风。
②熏笼:用于熏香和烘干的工具,材质多为竹制、瓷制或金属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后宫词》中亦有提到熏笼:“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意指女子们靠着熏笼掩饰自己的悲伤。
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