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译文及注释:
淅江归路杳,西南却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似麒麟殿里,又不与、巢由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
淅江:指江苏淮安的淅河。归路:回家的路。杳:远。却:反而。羡:羡慕。投林高鸟:指高飞的鸟儿投入林中,形容自由自在。升斗微官:指官职微小。世累:世世代代的累积。萦绕:缠绕。麒麟殿:指皇宫中的殿堂。巢由:指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能够变化成人形。同调:指音乐中的调式相同。时自笑:自嘲。虚名:虚假的名声。负我:拖累我。吟啸:指吟咏和歌唱。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清镜晓,白发又添多少。
扰扰:形容喧闹。马足车尘:指车马奔驰的尘土。岁月无情:指时间的无情。暗消:悄悄地消逝。年少:指年轻时的美好时光。钟鼎山林:指古代的宫殿和山林。一事几时曾了:指往事已经过去多久了。四壁秋虫夜雨:指秋夜里四周的虫鸣和雨声。更一点:再加上一点。残灯斜照:指灯光已经快要熄灭了。清镜晓:指清晨时分。白发又添多少:指岁月的流逝,自己的头发也变得更加白了。
注释:
1. 淅江:指江苏淅河,归路:回到家的路。
2. 杳:远。
3. 西南:指四川、云南等地。
4. 投林高鸟:指高飞的鸟儿投入林中。
5. 升斗微官:指官职微小,只能升到斗(官名)的级别。
6. 世累苦相萦绕:指被世俗的琐事所困扰。
7. 麒麟殿:指皇帝的宫殿。
8. 巢由:指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9. 时自笑:自嘲。
10. 虚名:指名声虚假。
11. 半生吟啸: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吟咏和歌唱。
12. 扰扰:形容喧闹不安。
13. 马足车尘:指车马奔驰所扬起的尘土。
14. 时光无情:指时间的无情流逝。
15. 钟鼎山林:指古代的宫殿和山林。
16. 一事几时曾了:指曾经发生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多久。
17. 四壁秋虫夜雨:指秋天的夜晚,四周充满了虫鸣和雨声。
18. 残灯斜照:指灯火已经快要熄灭,斜斜地照着。
19. 清镜晓:指清晨的时候,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白发。
20. 白发又添多少:指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是元好问创作的一首抒怀词,通过对故国、功名仕宦以及人生百态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上片描写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功名仕宦的失落感,强烈的矛盾心理在文字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下片则更加深入的表达了忧伤和迷茫,时光流逝,山林钟鼎,夜雨秋虫,晓添白发,这些形象的描写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词的文笔婉曲,行云流水,尤其是在描写矛盾心情时,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第一句“四壁清供自宽余”和倒数第二句“白发添愁映晓镜”这两句正面写景以外,全词都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这种方式极大程度上凸显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总而言之,这首词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作品,让人们能够在阅读中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出自元朝著名作家元好问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以下是各个词汇的详细注释:
①淅江:指今天的河南省淅川县所在的淅水和泌水交汇处的一段江流。
②高鸟:这里暗指高人隐士,表示作者心中的敬仰之情。
③麒麟殿:也叫麒麟阁,是一种建筑风格,古代官员常在此举行文化活动、社交活动等。汉朝宣帝曾经在这里画了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位功臣的画像。
④巢由:巢父和许由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高人隐士,有着超凡脱俗的境界和生命力。
⑤吟啸:此处指悲慨声,表达作者内心的伤感和悲痛。
⑥扰扰:又称纷扰,形容世间繁杂、纷乱不堪的状态。
⑦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则指隐逸,表示作者想要远离尘嚣,追求宁静和自我提升的境界。
注释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