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译文及注释:
绿色的槐树和烟雾缭绕的柳树长长的路上,我们匆忙地分别了。时间过得很慢,像一年一样,我们的忧愁难以消散。回头望去,高城已经被暮色遮盖,眼前一片模糊,不知道对方去了哪里。
在解鞍的旅店里,天色渐渐暗下来,我默默地回忆起丁宁说过的千万句话。我的心情如何,只有我自己知道。薄薄的被子和孤独的枕头,梦中回忆着静静的人,清晨时分,雨声潇潇。
注释:
绿槐:绿色的槐树。
烟柳:烟雾缭绕的柳树。
长亭路:长长的亭子路。
恨匆忙:因匆忙而感到悲伤。
分离:分别离开。
日永如年:时间过得很慢,像一年那么长。
愁难度:忧愁难以消解。
高城:高耸的城墙。
暮云:夕阳下的云彩。
目断:视线中断。
知何处:不知道去向何方。
解鞍:卸下马鞍。
旅舍:旅馆。
天将暮:天将要黑。
暗忆:默默地回忆。
丁宁:古代文人。
一寸柔肠:心中的柔软情感。
薄衾孤枕:单薄的被褥和孤独的枕头。
梦回人静:梦中回到安静的人生。
侵晓:渐渐地天亮。
潇潇雨:细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文学鉴赏的主题是“别离”,它描绘了长亭驿道的情景和别后的心情。作者通过槐树和柳树的构思,形象地描绘了槐柳荫成、如烟笼雾罩的氛围,表现出了离别时的感伤、孤独和无助。此外,词人还通过乡关远隔、亲人睽离等手法,强烈地表现了阻隔心态,掀起了读者心中的共鸣。
在下阕,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将行人写到旅舍内思前忆后,凝望着寒灯窗外的雨,深切地回想起了别离时一些令人难忘的瞬间。这个情节,把我们从长亭的渐行渐远中拉回来,让我们回到一个更加私人的层面,让读者由此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离别的伤痛之情。
此外,词人选用了大量的怨别之词和婉约之语,如:怀、留、伤离恨别、次第分离、回首、暮云青山,等等。这些词语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作者通过这些手法,让读者深入感受到离别的悲凉,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婉约的特色。
总之,这篇鉴赏以其真挚的感情和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离别的伤痛和孤独,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诗情画意的美好迷境。
鉴赏详情»
惠洪简介: 惠洪(1070-1128),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出生于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14岁父母双亡,家贫无依,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才获释回籍。宋代著名诗僧,建炎二年(1128)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