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及注释:
先生不知道是何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名。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因此被称为“五柳”。他性格安静,不喜欢追求名利。他喜欢读书,不求深刻理解;每当读到有意义的地方,就会欣然忘记吃饭。他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得到。他的亲朋好友知道他的情况,有时会邀请他喝酒;他一喝就会喝醉。醉后离开时,从不吝啬情感的去留。他的住所四周空旷,不遮挡风日;他穿着简单,箪瓢经常是空的,生活很朴素。他常常写文章自娱,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忘记得失,以此度过一生。
赞美他说:“黔娄之妻曾说过:‘不因贫穷而忧愁,不因富贵而焦虑。’这话难道不是在说他吗?他举杯赋诗,以此慰藉自己的心灵,难道不是在为怀氏和葛天氏的人民欢呼吗?”
注释:
先生:指五柳先生,即唐代文学家陶渊明。
姓字:指陶渊明的具体姓名。
号:指五柳先生这个笔名。
闲静少言:形容陶渊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不慕荣利:指陶渊明不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好读书,不求甚解:指陶渊明喜欢读书,但不追求深入理解,只是为了自娱自乐。
会意:指读书时领悟到的意义。
嗜酒:指陶渊明喜欢喝酒。
家贫不能常得:指陶渊明家境贫寒,不能经常买得起酒。
置酒而招之:指陶渊明的朋友们知道他喜欢喝酒,会邀请他来喝酒。
期在必醉:指陶渊明喝酒后容易醉倒。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指陶渊明喝酒后虽然醉倒,但不会因此而影响他的情感交流。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形容陶渊明的居所简陋,没有高墙大院,随风而逝。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形容陶渊明的衣着简朴,生活简单。
晏如也:指陶渊明的生活节奏慢,没有繁琐的事务,很自在。
文章自娱:指陶渊明写作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忘怀得失:指陶渊明不计较得失,不为名利所动,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指《庄子》中的故事,黔娄之妻不为贫贱所困扰,不为富贵所迷惑,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怀氏之民:指怀素,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
葛天氏之民:指葛洪,唐代著名的道家学者和文学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传记,由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自传。文中主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强调了他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个性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文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描绘了隐士的思想性格、爱好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内容,突显了他清高不羁、怡然自得的特点。同时,文章并未过分夸耀,避免了成为一篇空洞的赞美之作,而是以优美简洁的笔墨表现出了隐士的高尚品质与节操。
此外,本文的主题还在于表达作者对隐士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推崇。虽然现实生活中作者处境困苦,但他并不后悔选择了归隐生活,反而将自己视为一个追求安贫乐道的古贤者颜回,并把此种情怀表现在文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不仅揭示了隐士的个性特征,而且还融入了自叙情怀的元素,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作者和隐士内心深处的情感。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内容广泛、情感深厚,是一篇值得一读的精彩佳作。
写作背景详情»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任职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成为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