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译文及注释:
在往昔听说南边的田地,当年却未曾踏过。
虽然常有人去,但春天的兴致怎能自我免除。
清晨我装备好我的车马,心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鸟儿们在欢乐地玩耍,清风送来余善。
寒竹覆盖着荒蹊,这片土地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于是我插上拐杖,悠然自得地不再回去。
即使我理解得不够深刻,但我所保护的绝不是浅薄的。
我的先师曾有过这样的教诲,忧虑的是道路而不是贫穷。
眺望远方,难以到达,我转而志向长期的勤奋。
我拿起耒耜,快乐地务农,鼓励农民们放心种植。
平原上交错着远方的风景,良好的庄稼也怀着新的希望。
虽然我还没有量化我的成就,但我已经做了很多令人欣喜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停下来,行人们也不会打扰我。
日落时我们一起回家,享受着美酒和劳动的成果。
我长吟不已,掩上柴门,只为了让陇亩的人们也能感受到我的心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和朱光潜先生之间关于陶渊明的评价问题的一场著名论战。两位大师就陶渊明是否“浑身静穆”的问题存在分歧。朱光潜先生认为,“陶潜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而鲁迅先生则反驳指出,陶渊明并不是“浑身静穆”才伟大,相反,是因为陶渊明写下了大量情感饱满、朴素自然的田园诗,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大诗人。同时,鲁迅先生还指出,陶渊明的诗作中也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证明诗人并不是整天飘飘然的。而朱光潜先生得出“陶渊明浑身静穆”的结论,则是基于陶渊明确实写过大量寄情田园的作品。此外,王通隋代时期的《文中子》和宋代汪藻的《浮溪集》中也有类似的评价。
这场论战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鲁迅先生强调陶渊明诗作中情感真挚和自然朴实的特点,认为这才是他伟大的原因。而朱光潜先生则更加注重陶渊明田园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这场论战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陶渊明诗歌的价值。
总体而言,陶渊明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表现自然、感悟人生为主题,以朴素自然、含蓄深邃的写作风格受到广泛赞誉。同时,他作品中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这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鉴赏和探讨,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史,也可以启发我们对于文学的审美与思考。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汉字译文】过去听说南边的田地,自己没有亲自耕种感到很遗憾。我经常觉得自己像颜回一样贫穷,春天怎么能够坐视不管呢?
【注释】陶渊明在此表示自己尽管知道南方的田地很好,但是自己却没有去耕种,这让他感到非常遗憾。他觉得自己和古代贤士颜回一样贫穷,但是不同于颜回的是,他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积极耕种。
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汉字译文】清晨准备好我的车马,我内心早已迫不及待地上路了。春天来临,鸟儿欢唱,温柔的春风无尽地吹送着亲情和友善之意。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作者热爱农耕,并且在春天来临时积极地去耕种的情景。他驾车上路,充满了愉悦和期待,同时也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气息。
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汉字译文】荒芜的小路上长满了寒草,人迹罕至,这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因此,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植杖翁的人,选择在这里悠闲地耕种,不想搬迁到其他地方。
【注释】陶渊明用古代的植杖翁作为例子,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虽然这个地方很偏远,但是只要能够为自己带来收成,就值得仔细地去耕种,不必一味地追求迁徙。
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汉字译文】这个道理应该让那些明白的人感到惭愧,维护名节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古时候的先贤孔子留下了教诲:“君子重视修身养性,而非贫富贵贱。”虽然我很想追赶那些高尚的理论,但却难以做到,只好转而想着努力耕耘。
【注释】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他认为维护名节是一件非常复杂而且艰难的事情,需要智慧和毅力。同时,他也明白自己与那些高尚的理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并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努力地去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汉字译文】在农忙的时节,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笑容满面地鼓励耕种的人们。微风拂面,来到了那片平野上,看到的是茁壮成长的秀苗,每一天都在生长。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田间劳作时的情景:他看到了一片茁壮成长的田地,不仅感到喜悦,而且也热心地鼓励着其他的农民。他用自己的微笑和劝勉,来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汉字译文】一年的收成还无从估计,但是劳作的过程已经让我感到开心。在休息的时候,没有人来问我耕种的事情。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农耕工作的追求和欣喜,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安静的境界:他在农忙的时候,享受着孤独与静谧,而在休息的时候,也没有人过多地打扰他。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汉字译文】太阳落山时我们一起回家,拿起酒来慰劳左右的邻居。关上柴门,自己清唱着诗歌,暂时忘却身份,姑且躬耕做一个普通的农民。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的一天结束时的情景和心态。他与邻居一起庆祝,并且享受着短暂的诗意时光。通过选择性地掩闭柴门,他寻求了一种与尘世脱离的境界,暂时忘却了自己的身份。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任职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成为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