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译文及注释: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茂盛的绿叶遮荫浓密,池塘亭子水阁遍布其中,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喜欢在这里享受凉爽。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海棠花初次绽放,一朵朵像簇成的红色罗布。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老燕带着雏鸟玩耍,发出嘈杂的声音,高大的柳树上也有蝉鸣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突然的暴雨过后,珍珠般的雨滴散落在荷叶上,打得满池荷花都摇曳起来。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人生只有百年,要珍惜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不要虚度光阴。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贫富穷通都是命中注定的,何必苦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好友邀请宾客一起欣赏美景,品尝美酒,轻声低唱。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尽情畅饮,让时间自由流转,来来往往像梭子一样。
注释:
绿叶阴浓:绿色的树叶遮盖得很浓密。
遍池亭水阁:池塘、亭子和水阁遍布着。
偏趁凉多:特别是在凉爽的时候更加喜欢去。
海榴初绽:海棠花刚刚开放。
朵朵簇红罗:花朵密集,像一团红色的绸缎。
老燕携雏弄语:老燕带着小鸟玩耍,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高柳鸣蝉相和:高高的柳树上有蝉在鸣叫,与老燕和小鸟的声音相和。
骤雨过:突然下起了大雨。
珍珠乱撒:雨水像珍珠一样乱洒。
打遍新荷:雨水打在新长出的荷叶上。
人生百年有几:人生只有百年,时间很短暂。
念良辰美景:回忆美好的时光和美丽的景色。
休放虚过:不要虚度光阴。
穷通前定:贫富富贵都是命中注定的。
何用苦张罗:何必苦苦操劳。
命友邀宾玩赏:好友邀请宾客一起欣赏美景。
对芳樽浅酌低歌:举起酒杯,轻轻品尝,低声唱歌。
且酩酊:尽情畅饮。
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不管日月如何变化,时间总是飞快地流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一: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夏日赏心乐事》,作者佚名,主要写的是夏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生活乐趣。文章通过描绘一个池塘水阁的场景来展现夏季的清凉和闲适氛围。
首先,作者用大笔着色,描绘了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以及朵朵鲜红的石榴花,让读者感受到清爽宜人的夏季气息。接着,作者又通过描写“乳燕雏莺”和刚出虫蜕的蝉儿在这里的合唱,强调了夏季新生命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作者还描写了一场骤雨,这场雨不但给盛夏带来了凉意,还为画面增添了润色,让读者感受到夏季的多变和神奇。
在文章的下半部分,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浅斟低唱、及时行乐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作者也通过“穷通前定”的论调,表达了对命运的理解和接受,具有一定的哲学意蕴。
总之,这篇文章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美景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浅享生活、顺应命运的态度和理念。整篇文章情感真挚、气氛清新,让读者感受到了夏季的与众不同之处,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赏析一详情»
赏析二:
元好问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其作品《观书》、《原道》、《关中春雪》等流传至今,被誉为是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感性舒展、格调高远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在《夏日吟怀》这首诗中,元好问通过描绘夏日园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夏季的炎热和酷暑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清凉和澄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以“阴浓”、“绿叶”等形容词来描绘园亭的阴凉和绿意,让读者感受到一丝丝清凉和闲适。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老燕携雏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这些声音更加增添了夏季的安适和和谐气氛。
除此之外,在诗的后半部分,元好问还通过描述自己心灵上的愁苦和彷徨,表达了他对时代和命运的无力和无奈,显示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整首诗曲抒怀、逸兴横溢,不仅展示了元好问敏锐的感性和敏感的情感,也折射出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境界。
总之,元好问的《夏日吟怀》通过对夏季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清凉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对内心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意义。
赏析二详情»
创作背景:
元好问、创作背景、佚名、元初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A5%BD%E9%97%AE/586311)]
据传,这首曲子是在元初由佚名所作。在当时,元朝建立后时局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都深感失望与落拓。元好问就是其中之一,而这首曲子也正是在他那个时候创作的。可以想象,当时的元好问也正处于一种深深的苦闷之中。这种对时代和人生的失望不仅促成了他后来的一些理性思考,也催生了他不少优秀的作品。在下半阙,曲子更是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心绪。这首曲子不仅是一曲哀怨的乐章,也是元好问一个时期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的见证。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绿叶繁茂一片浓阴,池塘中布满水阁,这里最凉快。石榴花刚开,妖娆艳丽散发扑鼻的香气。老燕携带着小燕,叽叽地说着话,高高的柳枝上有蝉鸣相和。骤雨刹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洒,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人生能有多长时间,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刚刚做了一场梦一样。命运的好坏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劳呢。邀请宾客朋友玩赏,喝酒唱歌,暂且喝个酩酊大醉,任凭它日月轮转,来往像穿梭。
译文及注释详情»
元好问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