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译文及注释:
平沙芳草渡头村:平坦的沙地上,芳草丛生,渡口旁边有一个村庄。
绿遍去年痕:绿色覆盖了去年的痕迹。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飘荡的游丝上下飞舞,流莺来来往往,让人陶醉其中,感觉无限美好。
绮窗深静人归晚:华丽的窗户深深地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归来。
金鸭水沈温:金色的鸭子在水中悠闲地游动,水温温暖。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在海棠树的影子下,子规的鸣叫声中,黄昏渐渐降临。
注释:
平沙:平坦的沙地
芳草:香气扑鼻的草
渡头村:在渡口旁的村庄
绿遍:绿色遍布
去年痕:去年的痕迹
游丝:飘荡的细丝
流莺:飞舞的黄莺
销魂:使人心醉神迷
绮窗:华丽的窗户
深静:深沉而安静
人归晚:人们在傍晚回家
金鸭:金色的鸭子
水沈:水面沉静
海棠:一种美丽的花
子规:一种鸟,古代常用来预测天气
黄昏:日落时分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渡头闺思》这首词,以一位黄昏日暮伫立渡津,企盼意中人归来的痴情少妇为刻画对象。整首词在交代主人公所处的背景和时间的同时,通过饱满的景物描写、生动的形象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勾勒出了一幅美丽而忧伤的画卷。
首句“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交代了女主人公所处的地点和时令,以及她对过去的回忆。这位女主人公住在一个靠近沙滩渡口的小村子上,此时正值盛春,而“去年”的提及则强化了时间流逝的感觉,暗示着意中人已离去已是去年之事,留下了无尽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游丝上下,流莺来往”,通过极具生命力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并通过与主人公内心的反差,强化了她孤独、思念的心境。
第三段“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沉温”,则通过空间意象和意象化的物品,展现了主人公的绝代风华和内心情感。绮窗表明了她的优美居所,深静的场景烘托出孤独、思念的心境。而鸭形香炉中水沉香则充满了温馨、悠闲的氛围,与主人公内心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饱满的意象化手法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思念表现得十分深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特殊处境,以及对爱情和人生的不同理解。这首词在鉴赏上不仅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扇重要的历史文化的窗口。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平坦的沙滩下,小河的渡口旁,有一个芳草鲜美的村庄,春天的绿色早已覆盖了冬季曾经带来的荒凉。游丝在微风中上下飘拂(拂:轻飘),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一派大好风光,却让人无限惆怅(惆怅:失意难过)。雕花窗外已是深深的夜晚,可心上的人儿还不见归还。鸭形铜香炉上袅袅青烟,炉中的沉香已快燃完,你可知道,在斜阳拉长(拉长:伸展)的海棠树的影子里,耳听着杜鹃声声悲啼,整个黄昏我都站在那里等你。
注释:
1. 渡口(dù kǒu):河流或湖泊边岸设立的供人渡河的地方。
2. 荒凉(huāng liáng):荒芜冷落的状态,形容环境萧条、景象凄凉。
3. 游丝(yóu sī):风吹草木或蚕茧上剩余的丝线。
4. 流莺(liú yīng):指鸟类中的黄莺,在春夏季节活跃。流莺在此处为意象,表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5. 雕花(diāo huā):制作工艺上一种在木材或金属表面刻出花纹的技法。
6. 炉中的沉香(chén xiāng):指烧在香炉里的沉香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7. 斜阳(xié yáng):落日的斜照之光,即日落前最后一缕阳光。
8. 海棠(hǎi táng):落叶乔木,花朵为粉红色或白色,芳香扑鼻。
译文及注释详情»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后受楼钥赏识,任饶州教授。著作有《春秋说》3卷、《大治赋》、《西汉诏令揽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