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译文及注释:
在章台路上,还能看到褪色的粉色梅花枝头,试着欣赏桃树的花。愔愔的坊陌上有人家,燕子在那里筑巢,回到了旧地方。
黯凝伫立,因为想起自己的痴心,突然看到了门户。清晨微明时,宫殿的黄色障帘被风吹动,映照在袖子上,盈盈笑语。
前任的刘郎重回来了,拜访邻居,一起歌舞。只有旧家的秋娘,声名依旧。吟诗作文,还记得燕台的诗句。不知道和谁一起品尝名园的露水,漫步在东城。事情和孤鸿一样离去。探春已经结束,伤心离别的情绪。官柳低垂着金色的缕线。回家的路上,纤细的池塘中飘着雨丝。院落里,一帘风絮,让人心碎。
注释:
章台路:指古代京城长安城内的一条路。
褪粉梅梢:指粉色的梅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梅枝。
试花桃树:指尝试欣赏桃花的美丽。
愔愔坊陌人家:形容街道上安静的住宅。
定巢燕子:指燕子在这里安家落户。
归来旧处:指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
黯凝伫:形容心情沉郁。
因念个人痴小:因为想起自己曾经的轻狂。
乍窥门户:突然看到了别人家的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指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宫廷的黄色墙壁上。
障风映袖:指风吹动窗帘,映照在袖子上。
盈盈笑语:形容女子轻盈的笑声。
前度刘郎:指曾经的恋人刘郎。
访邻寻里:指到处寻找刘郎的踪迹。
同时歌舞:指曾经和刘郎一起唱歌跳舞。
旧家秋娘:指曾经的好友秋娘。
声价如故:指秋娘的声誉依然很高。
吟笺赋笔:指写诗作文。
燕台句:指写在燕台上的诗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指和谁一起在名园里喝露水,漫步东城。
事与孤鸿去:指事情已经过去,像孤独的雁一样飞走了。
探春尽是:指春天已经过去。
伤离意绪:指因离别而感到伤心。
官柳低金缕:指官府门前的柳树低垂着金色的花穗。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指傍晚时分骑马回家,池塘上飘着细雨。
断肠院落:形容令人心碎的庭院。
一帘风絮:指风吹动窗帘,飘落下来的细小物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又隐含着作者的心情和感慨。桃花和人面美好的幻影已随逝水,而相聚的欢乐也落得无瓜葛,如同燕子定巢,返回往日故园的忧伤。词中的“刘郎”象征着曾经的友人和政治理想,令人不由地想起了唐代那个动荡的时期。周邦彦在政治生涯中飘摇不定,曲折坎坷,心灵在岁月流转中也渐渐沉淀,对于故地重游和旧人重逢所带来的内心波澜和长叹,在这首词中得到了精准的表达。整首词采用了大量的双关语和隐喻手法,画面感极强,言简意赅,令人回味无穷。总之,这是一首从诗学角度和历史背景双重视角去解读的佳作,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赏析详情»
句解:
了解到自己在曾经的地方见过的人已不再,对曾经的美好回忆感慨万千。文章通过描写章台路、褪粉梅梢和试花桃树等细节,勾勒出长安城市的繁华景象。其中,“试花”的运用非常巧妙,传递出朵朵小花刚刚开放时的羞怯与期待。同时,作家运用“定巢燕子,归来旧处”来表达自己对于故地重游的情感,寄托了作者的愁绪与怀念之情。文章语言雅致,气氛深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句解详情»
译文及注释:
繁华的长街上,还能见到将谢的梅花挂在枝头,含苞欲放的桃花已长满一树。街巷里青楼寂无人声,只有那忙着修巢的燕子,又重新回到去年的旧处。我沮丧地凝神伫立,寻思那位玲珑娇小的旧情人。那日清晨初见时,她恰好倚门观望。她前额头上抹着淡淡的宫黄,扬起彩袖来遮挡晨风,嘴里发出银铃般的笑语。如今我故地重游,访问她原来的邻里和同时歌舞的姐妹,只有从前的秋娘,她的声价依然如故。我如今再吟词作赋,还清楚地记得她对我的爱慕。可惜伊人不见,还有谁伴我在花园纵情畅饮,到城东漫步?欢情旧事都已随着天边飞逝的孤雁远去。满怀兴致回来有意探春,却尽是离情别绪、感人伤怀。官道旁的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仿佛在为我叹惜。我骑马归来时天色已晚,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那令人伤怀断肠的院落啊,风吹柳絮,满院狼藉,那门帘上也落满了随风飘飞的柳絮。
注释:
1. 将谢:指五月谢梅,即五月开花的梅花。将:指即将、几乎。
2. 淡淡的宫黄:形容淡雅的黄色。
3. 秋娘:古代妓女名称,指词中主人公的旧情人。
4. 天边飞逝的孤雁:形容孤独无依的离别之情。
5. 柳树低垂着金黄色的枝条:形容秋天柳树的枝条变成了金黄色。
6. 秋雨绵绵,纤纤雨丝打湿了衣襟,落满了池塘:描写男主人公行程的途中一直下着雨。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官职,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