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记》拼音译文赏析

  • suí
    yuán
  • [
    qīng
    ]
    yuán
    meí
  • jīn
    líng
    beǐ
    mén
    qiáo
    西
    xíng
    èr
    xiǎo
    cāng
    shān
    shān
    qīng
    liáng
    peī
    taī
    fēn
    liǎng
    lǐng
    ér
    xià
    jìn
    qiáo
    ér
    zhǐ
    wān
    yán
    xiá
    cháng
    zhōng
    yǒu
    qīng
    chí
    shuǐ
    tián
    háo
    gān
    yán
    沿
    weì
    gān
    shí
    qīng
    liáng
    shān
    weí
    nán
    táng
    shǔ
    suǒ
    shèng
    xiǎng
    fán
    chèng
    jīn
    líng
    zhī
    shèng
    zhě
    nán
    yuē
    huā
    tái
    西
    nán
    yuē
    chóu
    beǐ
    yuē
    zhōng
    shān
    dōng
    yuē
    chéng
    dōng
    beǐ
    yuē
    xiào
    líng
    yuē
    míng
    dēng
    xiǎo
    cāng
    shān
    zhū
    jǐng
    lóng
    rán
    shàng
    fán
    jiāng
    zhī
    yún
    yān
    zhī
    biàn
    feī
    shān
    zhī
    suǒ
    yǒu
    zhě
    jiē
    shān
    zhī
    suǒ
    yǒu
  • kāng
    shí
    zhī
    zào
    suí
    gōng
    dāng
    shān
    zhī
    beǐ
    diān
    gòu
    táng
    huáng
    liáo
    yuán
    yǒu
    shù
    zhī
    qiān
    zhāng
    guì
    qiān
    rén
    yóu
    zhě
    rán
    shèng
    shí
    háo
    yuē
    suí
    yuán
    yīn
    xìng
    hòu
    sān
    shí
    nián
    zǎi
    jiāng
    níng
    yuán
    qīng
    qiě
    tuí
    chí
    shì
    weí
    jiǔ
    tái
    náo
    qín
    niǎo
    yàn
    zhī
    kěn
    bǎi
    huì
    xiè
    chūn
    fēng
    néng
    huā
    rán
    ér
    beī
    wèn
    zhí
    yuē
    sān
    bǎi
    jīn
    gòu
    yuè
    fèng
    qiáng
    jiǎn
    yuán
    yán
    gǎi
    suí
    gāo
    weí
    zhì
    jiāng
    lóu
    suí
    xià
    weí
    zhì
    tíng
    suí
    jiā
    jiàn
    weí
    zhī
    qiáo
    suí
    tuān
    liú
    weí
    zhī
    zhōu
    suí
    zhī
    lóng
    zhōng
    ér
    weí
    zhuì
    fēng
    xiù
    suí
    wěng
    ér
    kuàng
    weí
    shè
    huò
    ér
    zhī
    huò
    ér
    zhǐ
    zhī
    jiē
    suí
    fēng
    shā
    fán
    jiù
    shì
    jǐng
    ér
    zhī
    yāo
    yān
    zhě
    réng
    míng
    yuē
    suí
    yuán
    tóng
    yīn
  • luò
    chéng
    tàn
    yuē
    shǐ
    使
    guān
    yuè
    zhì
    yān
    shǐ
    使
    zhì
    yān
    èr
    zhě
    jiān
    shè
    guān
    ér
    yuán
    zhě
    suì
    bìng
    shuài
    xiāng
    tíng
    shēng
    meí
    jūn
    shū
    shǐ
    suí
    yuán
    wén
    zhī
    yuē
    jūn
    shì
    shì
    rán
    zhī
    shì
    shì
    yuán
    zhī
    jiǔ
    jiǔ
    suí
    zhī
    ér
    liǎng
    zhī
    néng
    xiāng
    zhě
    zhī
    shèng
    zhī
    jìng
    guān
    yuán
    yuán
    zhī
    jiàn
  • sān
    yuè

原文: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译文及注释
从金陵北门桥往西行两里,便到了小仓山。这座山从清凉胚胎而来,分成两个山岭,一直延伸到桥边。山路蜿蜒狭长,中间有清池和水田,俗称干河沿。在河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的避暑胜地,非常繁荣。金陵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南面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面有钟山,东面有冶城,东北面有孝陵和鸡鸣寺。登上小仓山,各种美景尽收眼底。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都是山所拥有的。康熙年间,织造隋公在山的北巅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园林,园内有高楼大厦、曲径通幽、树木繁茂、花草香浓,成为都城游人争相前往的热门景点,被称为随园。因为园主姓隋。三十年后,我担任江宁宰相,随园已经破败不堪,园内的房屋变成了酒肆,舞台嘈杂不堪,禽鸟也不愿意在这里栖息,百花凋零,春风也无法吹出花香。我感到非常悲痛,询问园林的价值,被告知是三百金,于是我用一个月的俸禄买下了它。我修缮了茅墙,改建了屋檐,根据地形高低修建了江楼、溪亭、桥梁和船只,根据植被茂密的地方修建了峰岫和宧窔。有些地方我扶起来,有些地方我挤压一下,都是根据地形和景色来决定的,没有破坏原有的美景。因此,这个园林仍然被称为随园,虽然义义不同,但音同。落成曾经感叹:“如果我在这里任职,我会每月来一次;如果我住在这里,我会每天来。但两者不能兼得,所以我放弃了官职,选择了园林。”于是我请病假,带着弟弟香亭和侄子湄君搬到随园居住。苏轼听说后说:“君子不必一定要当官,也不必一定不当官。”所以,我是否当官,是否长期居住在这个园林,都是随缘而定的。两个物品能够相互交换,是因为其中一个物品足够珍贵。最终,我用一个官职换取了这个园林,这个园林的美丽,可以让人一睹为快。这是在己巳年三月记录的。
注释:
金陵:指南京。

小仓山:南京市鼓楼区的一座山。

清凉胚胎: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干河沿:南京市鼓楼区的一条河流。

南唐: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其都城为金陵(南京)。

雨花台:南京市建邺区的一座名胜古迹。

莫愁湖:南京市秦淮区的一座湖泊。

钟山:南京市玄武区的一座山。

冶城:南京市建邺区的一个地区,因为曾经有冶炼工业而得名。

孝陵:南京市栖霞区的一座陵墓,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皇后的合葬墓。

鸡鸣寺:南京市玄武区的一座寺庙。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

织造隋公:指隋炀帝杨广的后代隋末公主杨织。

随园:南京市鼓楼区的一座园林,因为原主人姓随而得名。

余宰江宁:指作者在康熙年间担任江宁府知府。

舆台:指园中的亭子。

百卉芜谢:指园中的花草因为荒废而枯萎凋零。

茨墙剪园:指修剪园林中的茨墙。

江楼:指园中的楼阁。

溪亭:指园中的亭子。

涧:指园中的山涧。

缀峰岫:指园中的山峰。

宧窔:指园中的小屋。

落成:指清朝文学家落梅(字成叔)。

弟香亭、甥湄君:指作者的弟弟和侄子。

苏子:指清朝文学家苏轼。

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要不做官。

己巳三月: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三月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随园记》是清代袁枚所著的一部游园日记,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完成。这篇园记主要记述了袁枚在治理和享受随园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袁枚在1745年买下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隋园后,加以葺治,改名随园,并于1748年辞官居园中。他不再从政,而是沉浸于山水烟霞之中,吟诗作文,结交士子权贵,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个随园的布局都出自袁枚的策划,而建筑家武龙台则负责具体实现。 这篇记文并没有详细的描绘园景,而是着重讲述了治园的经过和取“随”字的含义,这正是随园布局的主导思想。袁枚关注“随”,追求自然随性的境界,表现了他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和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美好憧憬。他希望随园能够随性而动、随心而乐。 在这篇记文中,袁枚力求简洁,注重铺陈场景与刻绘人物。他的笔法继承了韩愈、柳宗元散文的作法,采用了相体运笔的方法。他的记游一类文章与他的传记文不同,表现出了他写作的多样性和精湛的文笔。 总之,《随园记》不仅是一部记录园林历史的著作,更是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作品。它展现了袁枚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借鉴和启示。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金陵:今天的南京。 清凉山:在南京中山陵的西边,高约六十多米。在南唐时期是皇帝避暑的地方。 干河沿:是清凉山和小仓山之间的一个小平原,有清池和水田。 雨花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雨花新城西侧,为明朝名将岳飞的陵墓。 莫愁湖:在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中,因“莫愁”二字得名,意为“不必忧愁”。湖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钟山:南京市钟山风景区中的一座山,山上有明代建筑、秦淮河全景等著名景点。 冶城:又称泰州城,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立的驻泰州府官署所在地,现在是南京秦淮河滨江新区的一个文化公园。 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其皇后卢氏的陵墓,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玄武湖畔的中山陵内。 鸡鸣寺:又称白鹤洲,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玄武湖南岸,是明孝陵的配陵之一。 江宁:今南京。 园林:指隋园。 银子:古代计量货币单位。一两银子约等于36克。 临江楼阁:建在隋园高地上,可俯瞰秦淮河风景。 溪旁亭子:建在隋园溪边的亭子。 观赏设施:如假山、盆景等。 萧:形容景物的富贵和静谧。 译文及注释详情»


袁枚简介: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出生于1716年,死于1797年,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诗文以清新淡雅著称,深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