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译文及注释: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汉字译文)
鬓发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了白色,一事无成,百般无奈。
共同怀念曾经的辉煌岁月,告别官场,一起在江南感叹岁月匆匆。
回忆家乡的山水,泉石,常常在心中想起,经历了世间的风风雨雨,细心体会。
老朽与您一同退休,明年就半百了,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注释:
鬓毛:指头发旁边的白发。
百不堪:形容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到了极点。
共惜盛时:一起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辞阙下:离开官场。
同嗟:一起叹息。
除夜:除夕,即新年前夜。
江南: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
家山泉石:指故乡的山水景色。
世路风波:指人生中的波折和挫折。
子细谙:深刻了解。
老校:指退休的老教师。
明年半百又加三:指作者明年就要53岁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
我的鬓发不知不觉已变白细,想起至今一事无成,真感彷徨。曾经同享昌盛之时,如今辞去官职,一同感慨我们在江南过除夕。我常回忆故乡风光,你深谙人生路上艰险险阻。年迈的将领适宜卸任,新年来到我已年届五十有三。
译文详情»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