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译文及注释:
危桥属于幽径,缭绕穿过疏林。
迸箨分开苦节,轻筠抱着虚心。
俯瞰涓涓细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虽然无要津可用,但栖息处有余阴。
注释:
危桥:指危险的桥梁。
属幽径:在幽深的小路上。
缭绕:曲折环绕。
穿疏林:穿过稀疏的树林。
迸箨:指竹子的新芽。
分苦节:指竹子的节间很短,生长较为困难。
轻筠:指竹子的嫩枝。
抱虚心:指竹子的枝叶向上伸展,象征谦虚。
俯瞰:从高处向下看。
涓涓流:细小的水流。
仰聆:仰望聆听。
萧萧吟:指风吹树叶的声音。
差池:指水流的浅滩。
下烟日:指日落时的景象。
嘲哳:指鸟儿的啼叫声。
鸣山禽:指在山中栖息的鸟类。
谅无要津用:指这里没有重要的交通要道。
栖息有馀阴:指这里有足够的树荫,适合鸟类栖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高(gāo):指桥的高度。
幽(yōu):深静幽闭的意思。
曲曲折折(qū qū zhé zhé):指桥道的弯曲蜿蜒、曲折多变。
稀疏(xī shū):指竹林的密度较低,没有很多竹子。
笋箨(sǔn tuò):指竹子的新芽部分。
苦节(kǔ jié):指竹竿上的节,由于寒冷或缺水等原因,导致竹壁坚硬、色泽深浅不一,其间的纹理清晰可见。
青皮(qīng pí):指竹竿上的皮,因为年轻时长期处于笋皮的保护之下,所以具有弹性,且呈现青绿色。
空虚(kōng xū):指竹竿内部的空洞。
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俯身(fǔ shēn):弯下腰身去看。
细细(xì xì):表示细小的样子,这里指细小的溪流。
萧萧(xiāo xiāo):表示竹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烟雾蒸腾(yān wù zhēng téng):指烟雾笼罩在树木之间,升腾上升的样子。
阳光西下(yáng guāng xī xià):指夕阳西斜,阳光斜照。
嘲哳(cháo zhā):形容小鸟的叫声。
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zhú fá):指苦竹不适合作为用来架设过河工具的竹材。
绿荫(lǜ yīn):指树木的阴影,这里特指由竹林形成的阴凉处。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佳名”,诗人用“谅”和“栖”的双关语描写自己无望得志的境遇。他深知:一生辛酸,白首不得志,这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难以排解的孤独。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却又用“栖”一词表达出自己希望栖息在这个世界上,并抚慰自己的愁绪。只是这种栖息,仍然是建立在人生坎坷和不幸的基础之上的。
这首诗是一首清新自然、艺术高雅的咏物诗。它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苦难的坚韧承受。全诗朴素而真实,如同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唤起读者心中的遐想和情感,令人陶醉其中。同时,作者通过具象的记叙和富有生命的景物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内心的世界,使我们更加体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赏析详情»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后世编撰柳宗元作品《柳河东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