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拼音译文赏析

  • xiāng
    kǒu
    guǎn
    xiāo
    xiāng
    èr
    shuǐ
    suǒ
    huì
  • [
    táng
    ]
    liǔ
    zōng
    yuán
  • jiǔ
    jùn
    qīng
    bēn
    lín
    yuán
    weǐ
    yíng
    huí
  • huì
    shǔ
    kōng
    kuàng
    hóng
    chéng
    tíng
    fēng
    leí
  • gāo
    guǎn
    xuān
    xiá
    biǎo
    weī
    lóu
    lín
    shān
    weī
  • chén
    shǐ
    chéng
    xiān
    yún
    jìn
    qiān
    kaī
  • tiān
    qiū
    zhèng
    zhōng
    shuǐ
    chén
  • yǎo
    yǎo
    yín
    jiào
    jiào
    hóng
    鸿
  • jìng
    shèng
    fēn
    nán
    cái
  • shēng
    gāo
    shū
    shǐ
    使
    yuǎn
    niàn
    lái
  • guī
    liú
    shǐ
    qiě
    guǎng
    广
    fàn
    zhōu
    jué
    yán
    沿
    huí

原文: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相关标签:山水写景

译文及注释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九条河流奔涌而下,沿着源头蜿蜒回旋。

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河流汇合处空旷开阔,水清风静,没有雷声。

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高楼轩阔,霞光映照,危楼依山傍水。

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此时天气开始晴朗,细云渐渐散开。

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秋日正午,水清澈见底,没有一丝尘埃。

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远处渔父吟唱,羁留的鸿雁哀鸣。

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这样的景色怎能不让人心旷神怡,但是人生的烦恼却难以分辨。

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登高远望,心情舒畅,思绪也随之远去。

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河水奔流不息,泛舟漫游,沿途风景不断。
注释:
九疑:指九嶷山,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

浚倾奔:形容水流湍急。

临源委萦回:形容水流绕弯曲的地方。

会合属空旷:指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很宽阔。

泓澄停风雷:形容水面平静,没有风声和雷声。

高馆轩霞表:指高大的楼阁,屋顶上有霞光。

危楼临山隈:指建在山坡上的楼阁,很陡峭。

兹辰始澄霁:指这个时候天气开始放晴。

纤云尽褰开:指薄薄的云层开始散开。

天秋日正中:指秋天的正午时分。

水碧无尘埃:指水很清澈,没有泥沙。

杳杳渔父吟:指远处有渔民在吟唱。

叫叫羁鸿哀:指远处有被困的野鸿在哀叫。

境胜岂不豫:指这样的景色难道不让人心旷神怡吗?

虑分固难裁:指人们的思虑很难决定。

升高欲自舒:指想要爬到高处,让自己舒展开来。

弥使远念来:指让人的思绪飘远。

归流驶且广:指河水流向远方,很宽广。

泛舟绝沿洄:指乘船漫游,不沿着河流而是随意驶向远方。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潇水奔腾出九疑(yí),临源湘水逶迤行。 “九疑”:指在潇水上游,流经嶙峋多变的山岩,形成了许多怪状奇峰,令人目不暇接。 二水会合空旷处,水清流缓波涛平。 “二水”指潇水与湘水,形成交汇处。这个地方宽阔开朗,江流平缓,碧水荡漾,无限风光。 江岸高馆耸云霄,更有危楼倚山隈。 “高馆”和“危楼”都是高大的建筑物,皆因其位置卓越,可以俯视江水,眺望远方,令人心旷神怡。 雨后初晴天色朗,纤云舒卷碧空尽。 下过一场雨后,天色清新,云朵逐渐散去,呈现出一片碧蓝的天空。 秋高气爽日正中,江天一色无纤尘。 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阳光正好,江面湖光山色一片清新,远离烦扰纷扰。 才闻渔父低声唱,忽听羁鸿哀声鸣。 领略完自然的美景后,不期而遇渔父的低吟和羁鸟的哀鸣,触动人心,更深刻地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宁静和神秘。 见此胜景岂不乐?难以自制思绪分。 这里是作者的情感体验,即使久久沉醉在如诗如画的风光之中也难以割舍。 登高欲遣杂念(niàn)去,更招思念故乡情。 爬上高处,希望能够消除杂念、云雾,更加深刻地回忆思考家乡。 无心游玩驾舟返,小舟徘徊人迟疑。 在这样的美景之下,很容易平静下来,与自然共鸣。仿佛已经失去了方向感,不愿走出如画江山。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此可知,这首写景诗并不仅仅描述了山水之美,而是在山川之间寻找人文情感的共鸣。通过对潇水风光的细致描摹,诗人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透过渔父和羁鸿的哀音,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牵挂之意。这样的人文情感成为了整个山水画面中的点睛之笔,恰到好处地平衡着诗歌中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真实、贴近读者的心灵。 诗人的笔触幽细淡远,叙述丰富细腻,更令人想到了中国传统画作。整首诗歌仿佛是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作品,其中潇水奔腾,千层叠嶂的群峰,形态各异的岸边,以及飞翔的羁鸟、垂钓的渔父,都如同用墨笔描摹而成,让人在阅读时仿佛回到了那样的山水之中。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既是一首妙笔生花的写景诗,也是一首富含人文情感的挥墨作品。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内在感染力,使得它逾越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珍品之一。 赏析详情»


柳宗元简介
唐朝 诗人柳宗元的照片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以文学、思想、经学、宗教等领域的成就著称。后世编撰柳宗元作品《柳河东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