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拼音译文赏析

  • shí
    wàng
    yuè
    láng
    zhōng
  • [
    táng
    ]
    wáng
    jiàn
  • zhōng
    tíng
    bái
    shù
    lěng
    lòu
    shēng
    shī
    湿
    guì
    huā
  • jīn
    yuè
    míng
    rén
    jìn
    wàng
    zhī
    qiū
    luò
    shuí
    jiā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相关标签:月亮

译文及注释
中庭:院子中央的地面
地白:因露水而变白
树栖鸦:乌鸦停栖在树上
冷露:寒冷的露水
无声:没有声音
湿桂花:湿润的桂花
今夜:今晚
月明:月亮明亮
人尽望:人们都在望月
不知:不知道
秋思:思念秋天的情感
落:落在谁家

汉字译文:
院子中央的地面因露水而变白,乌鸦停栖在树上,寒冷的露水没有声音地湿润着桂花。今晚月亮明亮,人们都在望月,不知道思念秋天的情感落在谁家。
注释:
中庭:院子中央的空地。
白树:指白色的树木,可能是白杨或白桦。
栖鸦:指停留在树上的乌鸦。
冷露:指夜晚的露水。
湿桂花:指被露水打湿的桂花。
月明:指月亮明亮。
人尽望:指人们都出来欣赏月亮。
秋思:指思念亲人或朋友的感觉。
落谁家:指思念之情落在谁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一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进行了鉴赏分析。文章首先从诗题入手,解释了“十五夜”实际是中秋之夜。然后,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清冷、素洁、寂静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杜郎中借助地上霜雪和树上栖鸦等景象,写出了中庭月色的美丽,描绘出一幅迷人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后,作者通过分析“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指出王建暗示诗人望月的意图,将整篇诗歌连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并且强调了王建的这种用典和象征手法,让这首诗格外生动、深刻。文章通过详尽的解读和精彩的诗歌分析,传达出了中秋夜晚的幽静与美好,体现了王建的艺术魅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鉴赏一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一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料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一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料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注释: 一庭院中:指一所居宅的庭院。 月映地白:月光照在地上,地面显得雪白。 树栖昏鸦:暮色降临后鸦子开始栖息。 料寒露:预料到寒露已至。 无声沾湿:形容露水很轻,无法听到声音。 桂花:桂花是秋季开花的花卉,也是中秋节的象征花卉之一。 明月团圆:中秋节是月之挂念,表示团圆、思念之情。 瞻望:仰望。 秋思:指对家乡、亲人及事业等的思念。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二
本文主要是对一首古诗《中秋之夜望月思远》进行了鉴赏分析。首先强调了这首诗的意境和画面感,使用了殷璠和苏轼的评价语来证明这一点。然后介绍了为这首诗创作的版画,强调了画面的层次和和谐统一,但同时也指出这幅版画没有完全表达出诗歌的秋思之意。最后还简单介绍了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在民俗传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通过对作者、诗歌、画作和节日的介绍,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 鉴赏二详情»


王建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出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他的著作有《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共十卷,《崇文总目》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