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薛华》拼音译文赏析

  • bié
    xuē
    huá
  • [
    táng
    ]
    wáng
  • sòng
    sòng
    duō
    qióng
    huáng
    huáng
    wèn
    jīn
  • beī
    liáng
    qiān
    dào
    duàn
    bǎi
    nián
    shēn
  • xīn
    shì
    tóng
    piāo
    shēng
    gòng
    xīn
  • lún
    zhù
    shì
    mèng
    zhōng
    rén

原文: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送别多了贫穷的路,孤独地询问前途。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悲凉的千里之路,凄凉地断送了百年的生命。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内心的烦恼与流浪一同存在,生命的旅途共同承受苦难。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像是在梦中漂泊的人。
注释:
送送:送别的意思。

多穷路:多么贫穷的路途。

遑遑:悠闲自得的样子。

独问津:孤独地询问路途。

悲凉:悲伤凄凉的样子。

千里道:千里之遥的路途。

凄断:悲伤绝望的样子。

百年身:百年的人生。

心事:内心的事情。

同漂泊:一同漂泊流浪。

生涯:人生的经历。

共苦辛:一同经历苦难。

无论去与住: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

俱是梦中人:都像是在梦中的人一样。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是王勃所作,题目为《送别》。该诗通过对离别的感悟和表达,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感情内涵和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 首联中的“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一语即切题,表现了远行者在漫漫旅途中孤独无依、茫然迷失的失落心情,令人倍感凄凉。颔联则将这种心情进一步深化,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表现作者对友人旅行中悲苦的同情和探寻自我内心的痛感。通过这两联的写作,王勃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不仅表达了人生路上的坎坷,更体现了他在人生中的抱负和感慨。 尾联中的“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则更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体悟和思考,表达了人类情感之间深层而难以割舍的羁绊和纠缠之情。 总体来说,王勃的《送别》凭借其深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离别时的悲凉与复杂,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维护。这种情感的表达和描绘,是该诗脍炙人口、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 送(sòng):陪同前行,为别人做事而亲自去(《说文解字》) 艰难(jiān nán):困难艰苦,形容情况非常不好 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匆匆(cōng cōng):急忙匆促的样子 悲凉失意,在千里的行途中, 悲凉(bēi liáng):悲哀凄凉的样子 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寂寞(jì mò):孤独冷清的样子 摧垮(cuī kuǎ):摧毁,使倒下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 漂泊(piāo bó):流浪,没有归宿地周游各地 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凄苦(qī kǔ):悲惨、贫苦的样子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留下(liú xià):不走而守在原地或者继续停留 对方(duì fāng):指对面的人,也可以指别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王勃简介: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生卒年不详,可能在649-676年间。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