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
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
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译文及注释:
东风有怨恨,吹到玄都山,摧毁了枝头上的玉树,夜晚的月亮和梨花也相互嫉妒。不去寻找世俗的东西,只在风流之处寻找美丽的女子。刘郎已经离开,去了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理着头发。
注释:
东风:春天的风。
玄都:传说中的神仙居住地。
吹破枝头玉:形容东风劲烈,能吹落树上的花瓣。
夜月梨花也相妒:形容梨花美丽,连月亮都嫉妒。
不寻俗: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娇鸾彩凤:传说中的美丽神鸟。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
武陵溪:指湖南武陵山区的一条溪流。
仙子淡妆梳:形容仙女清丽脱俗,梳着淡雅的发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咏桃》是一首咏赞桃花的佳作。其背景与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相关。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借桃花之喻讽刺新得势的权贵,并表达自身的愤怒和失望。周文质的《咏桃》则是对此诗的发挥,将桃花赋予了不同凡俗的品质。
这首曲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作者巧妙地结合了典故与景物描绘,将桃花吐红之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在烘托桃花美景的同时,作者还隐含了对正直之士的钦佩之情,使得这首曲子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描绘桃花之美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于道德高尚的正直之人的赞颂。
总之,《咏桃》以美丽的景物描写为起点,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优美动人的佳作。
赏析详情»
注释: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内容整理的注释:
1. 玄都:传说中多指神仙居住之地。此处乃指玄都观,为唐代长安城郊的道士庙宇。
2. 吹破枝头玉:形容东风吹得桃花盛开绚丽夺目。
3. 夜月句:指白色的梨花在夜晚也十分耀眼,令其他花朵都妒忌不已。
4. 不寻俗:形容与众不同,不同寻常。
5. 娇鸾彩凤风流处:形容繁茂的桃花正如同鸾凤一样色彩缤纷、风采摇曳,非常美丽迷人的景象。
6. 武陵溪:陶渊明所著《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桃花源的所在地,即桃花盛开的乐土。
注释详情»
周文质简介: 周文质(?-1334)是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他生卒年的具体时间不详。周文质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两人友情深厚,形影不离,经常一起创作和交流文学艺术。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尤其擅长写散曲和杂剧,作品风格新颖独特,为当时文坛所称道。 《录鬼簿》对周文质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描绘了他的体貌特征和文学才华。他身材清瘦,学识渊博,文笔新奇,善于丹青,能歌舞,擅长明曲调和谐音律,性格豪侠,好事敬客善画画。周文质曾就职于路吏,但文学天赋极高,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据记载,他创作了四种杂剧和多首小令和套曲,其中现存较完整的作品为《苏武还乡》残曲。 尽管周文质的生平资料并不充分,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对散曲和杂剧的推广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