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调】青杏子_元宵明月镜》拼音译文赏析

  • shí
    diào
    qīng
    xìng
    _
    yuán
    xiāo
    míng
    yuè
    jìng
  • [
    yuán
    ]
    zhōu
    wén
    zhì
  • yuán
    xiāo
  • míng
    yuè
    jìng
    xiá
    sān
    rén
    xuān
    huā
    shuǐ
    jīng
    tái
    xiè
    shāo
    yín
    shēng
    yǎo
    yǎo
    jīn
    zhū
    dēng
    huǒ
    jiā
    jiā
  • yāo
    mìng
    wén
    yǒu
    jīng
    huá
    kàn
    tiān
    wǎng
    lái
    chē
    duì
    jǐng
    shāng
    qíng
    shuō
    bié
    huà
    fān
    shǔ
    nián
    wǎng
    shì
    juē
  • hǎo
    guān
    yīn
    jiàn
    shén
    xiān
    xiāng
    fēng
    chūn
    é
    jiàng
    zhú
    lóng
    shā
    duō
    jùn
    duō
    jiāo
    hǎo
    kān
    miáo
    huà
    xiào
    yín
    yín
    chóng
    jīn
    chaī
    chā
  • yāo
    xíng
    zhì
    qīn
    yún
    áo
    fēng
    xià
    què
    yuán
    lái
    zhèng
    shì
    ān
    jiāo
    dài
    gēn
    qián
    dòng
    wèn
    zán
    rén
    jiān
    zhà
    qián
    bàn
    diǎn
    ér
    fēng
    liú
    xiá
  • weǐ
    gāng
    dào
    liǎo
    ān
    zhì
    bié
    huà
    chí
    chí
    shǒu
    niǎn
    meí
    huā
    mèng
    zhōng
    zhī
    zhēng
    zài
    yuè
    míng
    xià

原文: 元宵
明月镜无瑕,三五夜人物喧哗,水晶台榭烧银蜡。笙歌杳杳,金珠簇簇,灯火家家。
【幺】命文友步京华,看天涯往来车马,对景伤情诉说别离话。一番提起,数年往事,几度嗟呀。
【好观音】见一簇神仙香风飒,春娥舞绛烛笼纱。一个多俊多娇好似他,堪描画,笑吟吟重把金钗插。
【幺】行至侵云鳌峰下,却原来正是俺那娇娃。怕不待根前动问咱?人奸诈,拘钤得无半点儿风流暇。
【尾】刚道了个安置都别无话,意迟迟手捻梅花,比梦中只争在月明下。



译文及注释
元宵

明月照耀,如镜无瑕。三五成群的人们在夜晚喧哗,水晶台榭上燃着银色的蜡烛。笙歌声渐渐远去,金珠点缀着,家家户户都点亮了灯火。

【幺】我和文友一起步行在京华大街上,看着车马来往,对着美景感慨离别之情。一番提起,数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多少次叹息。

【好观音】我看到一群神仙,香风扑鼻,春娥舞动着绛色的烛光和纱帐。其中一个美丽动人,堪称绝世佳人,笑容满面,重重地插上金钗。

【幺】我来到侵云鳌峰下,却发现那个娇娃正是我自己。我害怕被人发现,拘束得无法自由地享受风流韵事。

【尾】我们刚刚安置好,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是默默地捻着梅花,比梦中的情景更加美好,只争在月明下。
注释:
元宵:中国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也称上元节、灯节等。

明月:指元宵节的月亮,因为此时月亮最圆。

水晶台榭:指元宵节的灯笼,多用水晶或玻璃制成。

笙歌:指元宵节的音乐和歌舞表演。

金珠:指元宵节的灯笼,多用金色的珠子装饰。

幺:指一个人的名字。

京华:指京城,即北京。

天涯:指远方。

往来车马:指旅行的车辆和马匹。

伤情:指思念和离别的感情。

好观音:指元宵节的灯笼,多用观音像装饰。

神仙香风飒:指元宵节的香火和风景。

春娥:指元宵节的舞蹈表演者,多为女性。

绛烛:指红色的蜡烛。

笼纱:指用纱布制成的灯笼。

俊多娇:形容灯笼的美丽和精致。

描画:指描绘、描述。

鳌峰:指山峰的名称。

娇娃:指一个女孩子。

拘钤:指被监禁、限制自由。

风流暇:指闲暇时光。

安置:指安排、处理。

意迟迟:指思考、犹豫。

捻梅花:指玩弄梅花,多为文人雅士的消遣。

比梦中:指比梦境中的美好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文质简介: 周文质(?-1334)是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他生卒年的具体时间不详。周文质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两人友情深厚,形影不离,经常一起创作和交流文学艺术。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尤其擅长写散曲和杂剧,作品风格新颖独特,为当时文坛所称道。 《录鬼簿》对周文质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描绘了他的体貌特征和文学才华。他身材清瘦,学识渊博,文笔新奇,善于丹青,能歌舞,擅长明曲调和谐音律,性格豪侠,好事敬客善画画。周文质曾就职于路吏,但文学天赋极高,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据记载,他创作了四种杂剧和多首小令和套曲,其中现存较完整的作品为《苏武还乡》残曲。 尽管周文质的生平资料并不充分,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对散曲和杂剧的推广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