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眉间恨,心上苦,口难言把脚尖儿分付。乌靴上半痕鞋下土,忍轻将袖梢儿挪去。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阑干海棠花下。
新秋夜,微醉时,月明中倚阑独自。吟成几联肠断诗,说不尽满怀心事。
鸾凤配,莺燕约,感萧娘肯怜才貌。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
风流士,年少客,花无名帽檐羞带。新来颇觉略分外,相思病等闲不害。
乾坤内,山共水,论风流古杭为最。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回头看镂金铺翠。
译文及注释:
眉间的愁恨,心上的苦痛,口中难以言说,只能用脚尖分付。乌靴上半沾着泥土,下面的鞋底也沾满了泥土,忍不住轻轻地将袖子挪开。
楼台虽小,但风味独佳,动人的新愁,雨初风乍起。你是否知道,我对春天的思念,倚在海棠花下的栏杆上。
在一个新秋的夜晚,微醉之时,我独自倚在栏杆上,月光明亮。吟成了几联肠断的诗,说不尽我满怀的心事。
鸾凤配,莺燕约,感激萧娘肯怜爱我的才貌。除了琴剑,我没有别的财宝。我只有一片至诚的心,不求任何回报。
风流的士人,年轻的客人,带着无名的帽子,羞怯地走在花丛中。最风流的古杭城,山水相依,北高峰离这里只有三两里,回头看,金色的栏杆上镶嵌着翠绿的宝石。
注释:
眉间恨:指内心的烦恼和忧愁。
心上苦:指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口难言:指难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把脚尖儿分付:指小心翼翼地行走,避免踩到泥土。
乌靴上半痕鞋下土:形容行走时鞋子上沾满了泥土。
忍轻将袖梢儿挪去:指小心翼翼地将袖子挪开,避免弄脏。
楼台小:指小巧玲珑的楼台。
风味佳:指楼台的风景优美。
动新愁雨初风乍:指初秋时节,雨水和风吹动着树叶,给人带来新的忧愁。
知不知对春思念他:指是否知道自己对春天的思念之人。
倚阑干海棠花下:指倚在栏杆上,站在海棠花下。
新秋夜:指初秋的夜晚。
微醉时:指略微饮酒后的状态。
月明中倚阑独自:指在月光下独自倚在栏杆上。
吟成几联肠断诗:指吟咏出了几句令人心碎的诗句。
说不尽满怀心事:指无法说尽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鸾凤配:指男女之间的美好配对。
莺燕约:指鸟儿之间的美好约定。
感萧娘肯怜才貌:指感激萧娘欣赏自己的才华和美貌。
除琴剑又别无珍共宝:指除了琴和剑之外,没有其他的贵重宝物。
则一片至诚心要也不要?:指是否愿意用一片至诚的心去换取琴和剑。
风流士:指风流倜傥的男子。
年少客:指年轻的旅客。
花无名帽檐羞带:指戴着无名帽的男子羞于见人。
新来颇觉略分外:指新来的人感到有些不同寻常。
相思病等闲不害:指即使患上相思病,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乾坤内:指天地之间。
山共水:指山和水相互依存。
论风流古杭为最:指杭州是一个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北高峰离不得三二里:指北高峰距离杭州市区不远。
回头看镂金铺翠:指回头看去,可以看到山峰上的金色和翠绿色。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文质简介: 周文质(?-1334)是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他生卒年的具体时间不详。周文质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两人友情深厚,形影不离,经常一起创作和交流文学艺术。他的文学造诣非常高,尤其擅长写散曲和杂剧,作品风格新颖独特,为当时文坛所称道。 《录鬼簿》对周文质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描绘了他的体貌特征和文学才华。他身材清瘦,学识渊博,文笔新奇,善于丹青,能歌舞,擅长明曲调和谐音律,性格豪侠,好事敬客善画画。周文质曾就职于路吏,但文学天赋极高,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据记载,他创作了四种杂剧和多首小令和套曲,其中现存较完整的作品为《苏武还乡》残曲。 尽管周文质的生平资料并不充分,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特别是对散曲和杂剧的推广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