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鸳湖》拼音译文赏析

  • xiǎo
    guò
    yuān
  • [
    qīng
    ]
    chá
    shèn
    xíng
  • xiǎo
    fēng
    cuī
    guà
    fān
    xíng
    绿
    zhǎng
    chūn
    àn
    píng
  • cháng
    shuǐ
    táng
    nán
    sān
    cài
    huā
    xiāng
    guò
    xiù
    zhōu
    chéng

原文: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相关标签:咏物写人

译文及注释
晓风催我挂帆行:清晨的微风催促我挂起帆,出发航行。
绿涨春芜岸欲平:春天的草木繁茂,河岸上的绿色涨满,水面平静。
长水塘南三日雨:长水塘南边下了三天的雨。
菜花香过秀州城:菜花的香气飘过了秀州城。
注释:
晓风:清晨的微风。
催:促使。
挂帆:准备出海。
绿涨春芜:春天草木茂盛,绿色的草丛蔓延。
岸欲平:岸边的水面即将平静。
长水塘南:指地名,长水塘在南方。
三日雨:连续下了三天的雨。
菜花香:菜花开放时散发出的香气。
秀州城:指地名,现在的浙江绍兴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以写南湖春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表达了作者的爱慕之情。全诗八句四韵,形式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尽管没有使用美丽华丽的词汇,但每句话都是生动的形象,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诗中的“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和“月点”等抒情描写都非常巧妙,使得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融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展现出了自然的独特魅力和他对南湖的喜爱之情。 诗的结尾“舍不得也西湖”,既表达出作者对南湖的眷恋之情,又反映出他面临离别的心情。这种含蓄、克制的表达方式,更加凸显了诗人的才华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总之,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南湖春色的美丽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厚感情。通过深入浅出的描写手法,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空间,赏析起来格外自然、舒畅。 赏析详情»


译文
查慎行、汉字译文、作者、春天乘船 春江慢慢地行船,长满绿草的两岸平齐如整个堤岸。菜花绽放散发着清香,微风拂过,将其传遍秀州城。 译文详情»


查慎行简介: 查慎行(1650~1727)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的先祖。他原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为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他晚年定居于初白庵,因此又被称为查初白。他出生在浙江省海宁袁花,享年78岁。 康熙四十二年(1703),查慎行参加科举考试,并中举成为进士。随后,他被特授为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他乞休回到家乡,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由于弟弟查嗣庭讪谤案,查慎行因家长失教的罪名被逮捕入京,次年获释放归。但是不久之后,他去世了。 查慎行的诗歌风格受到东坡、放翁等诗人的影响,并尝试注释苏轼的诗作。自朱彝尊逝世后,他成为东南诗坛的领袖。他的诗作主要收录在《他山诗钞》中。 总的来说,查慎行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