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译文及注释: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汉字译文:
离别时,梦中依依不舍地来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斜。
只有春天庭院里的月亮最为多情,仍然照耀着离人的落花。
注释:
别梦依依: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谢家:指谢灵运的家。
小廊回合:小廊子弯曲回旋。
曲阑斜:曲廊的栏杆倾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只有春天的月亮才有多情的意味。
犹为离人照落花:即使是在离人的时候,月亮还是照耀着落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题为《寄人》,是一首表达深情的诗歌,其构思巧妙、意境优美、深情内敛,颇有一番醉人意味。
通过梦中场景的描写,诗人将自己与心爱的人重逢的情节浓缩在了四句内容中。前两句写诗人与情人在梦中相见,表达出难舍难离的思念之情;后两句则是明月有情,落花有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达出对心爱的人的埋怨和无奈。
诗人通过“曲径回廊”、“阑干”等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在这座建筑内,二人曾经约定过幸福,共度过青春岁月,但现在女子已经不在,留下了孤独的男子,不由得令人感到唏嘘。
整首诗篇意境优美,抒发出深情的感受,通过古代的方式——以诗代柬,表达出对心爱之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同时,诗中对环境的描写、对自然景物的包涵、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都富有细致入微、婉转隽永之美。
总之,张泌的《寄人》一诗凭借其深情的表达和婉转的口吻,是古代爱情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更是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并用真挚的感情去相待。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张泌,北宋著名诗人之一,其代表作《寄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清代文学家李良年的《词坛纪事》记载,张泌曾在南唐官场做内史舍人时与邻家女子浣衣相恋,为此他创作了词作《江神子》。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官场生活的忙碌,两人最终分手,但张泌的心中始终难以忘怀这段感情。据说,后来张泌在梦中重逢了浣衣,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寄人》。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张泌对浣衣的思念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张泌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诗歌之中,传达出深情和渴望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礼教的束缚和个人感情的无奈。虽然无法直接与浣衣交流,但张泌通过诗歌寄情于远方,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声。
总之,《寄人》这首诗凭借其深情的表达和婉转的口吻,不仅成为张泌个人感情故事的见证,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同时,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社会中爱情的种种限制和压抑,更加体现了现代人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别梦中隐约来到了谢家,徘徊在小回廊栏杆底下。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还为离人照着庭院落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泌简介: 张泌(生卒年不详),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与韩偓(842-914)生卒年相当。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晚唐时期,也就是历史发展的末期。尽管张泌的生卒年无法确定,但从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他曾在唐朝后期活跃于文坛。 张泌是一位多产的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文、诗、赋等,其中以其散文最具代表性。在张泌的文学创作中,他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文思更显奇崛瑰丽,充满了艺术魅力。张泌的文学成就备受认可,他被誉为“唐代文坛第一名流”。 虽然张泌的生平不详,但其著作的影响却长久流传至今,显示出张泌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