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译文及注释: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注:此古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意为雨打荒野的篱笆,豆荚垂挂着。柴门一直未开,已经很久了。客人来了,自己挖坑煮野味,又拾起三五枯松枝条。)
注释:
雨打荒篱:雨水打在荒废的篱笆上。
豆荚垂:豆荚因为雨水的重量而垂下来。
柴门未启:柴门还没有打开。
立多时:已经站了很长时间。
客来自掘蹲鸱煮:客人来自挖掘土坑,蹲在那里煮东西。
旋拾枯松三数枝:又转身去拾取枯松树上的几根枝条。
译文及注释详情»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叶绍翁的学识深厚,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他的诗作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南宋诗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