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
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
六度凄凉今夕。
译文及注释: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拂帘,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
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
六度凄凉今夕。
注释:
吴绫白:指一种白色的绸缎,产于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
缝双袖鸦翎黑:缝制黑色鸦翎装饰的双袖。
北里新妆:指北方的新式装束。
寻常标格:指普通的规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形容秋天的景色,微风吹动窗帘,露水滴在树叶上,中庭里满是秋色。
记鳞鳞:形容月亮的光辉。
月底疏云:指月亮在云层中露出一角。
勾阑吹笛:指在门楼上吹笛子。
细马驮归:指骑着细马回家。
罗帕:指一种细软的丝绸。
初鸿:指春天的第一只大雁。
衔芦塞上:指大雁嘴里衔着芦苇。
枉飞度、河桥山驿:指大雁飞过的地方。
柳外、高楼长如昔:指柳树和高楼依旧如故。
坐穿针:指细心地缝制衣物。
六度凄凉今夕:指六个寒冷的夜晚。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彝尊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