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东原_春日莺啼昼》拼音译文赏析

  • shuāng
    diào
    qìng
    dōng
    yuán
    _
    chūn
    yīng
    zhòu
  • [
    yuán
    ]
    zhāng
    jiǔ
  • chūn
  • yīng
    zhòu
    rén
    lóu
    jiǔ
    hén
    yān
    tòu
    xiāng
    luó
    xiù
    qiáng
    weī
    shuǐ
    zhàn
    shǒu
    zhī
    jiāng
    shuǎng
    kǒu
    qióng
    huā
    lòu
    tóu
    yǒu
    sòng
    chūn
    guī
    nài
    shāng
    chūn
    shòu

原文: 春日
莺啼昼,人倚楼,酒痕淹透香罗袖。蔷薇水蘸手,荔枝浆爽口,琼花露扶头。有意送春归,无奈伤春瘦。



译文及注释
春日

莺啼昼,人倚楼,酒痕淹透香罗袖。蔷薇水蘸手,荔枝浆爽口,琼花露扶头。有意送春归,无奈伤春瘦。

春日里,莺鸟白天啼叫,人们倚在楼上。酒的痕迹淹没了香罗袖。用蔷薇水沾湿手,喝荔枝浆解渴,用琼花露扶头。虽然有意送春归,但是无奈春天变得瘦弱。
注释:
1. 莺:一种鸟,又称黄莺,春天常常在树枝上啼叫。
2. 楼:高层建筑物,常用于观赏风景。
3. 酒痕:喝酒留下的痕迹。
4. 香罗袖:指用香料制成的丝绸或绸缎的袖子。
5. 蔷薇:一种花卉,常见于春季。
6. 水蘸手:用水沾湿手。
7. 荔枝:一种水果,夏季常见。
8. 浆:果汁。
9. 琼花露:一种饮料,由花和露水制成。
10. 送春归:指春天结束,进入夏季。
11. 伤春瘦:指春天即将结束,春天的美好即将消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可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也有一说名张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肖像(林晋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