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独酌
玉笛一声天地愁,便觉梅花瘦。寒流清浅时,明月黄昏后,独醉一蹲桑落酒。
夜景
醺醺绮罗欢笑彻,檀板歌声歇。宝鼎串香绝,银烛灯花谢,玳筵前酒阑人散也。
情
描金翠钿侵鬓贴,满口儿喷兰麝。檀板撒红牙,皓齿歌白雪,定不定百般娇又怯。
译文及注释:
独酌:
玉笛一声,让天地都感到忧愁,梅花也因此显得瘦弱。在寒流清浅的时候,明月黄昏之后,我独自醉倒在桑落酒中。
夜景:
醺醺绮罗,欢笑声响彻云霄,檀板歌声渐渐停歇。宝鼎中的香气已经散尽,银烛和花儿也已经凋谢,玳筵前的酒杯空了,人们也散去了。
情:
描金翠钿贴在鬓间,满口喷着兰麝香气。檀板上散发着红色的牙印,皓齿唱着白雪之歌,娇媚而又羞怯。
注释:
独酌:指一个人独自喝酒。
玉笛: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笛子,用玉制成。
天地愁:形容天地间的忧愁和哀伤。
梅花瘦: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瘦弱的形态。
寒流清浅:指寒冷的水流清澈透明。
明月黄昏后:指在黄昏时分,明月已经升起。
独醉一蹲桑落酒:指一个人独自在桑树下喝酒,享受孤独的感觉。
醺醺:形容喝醉的状态。
绮罗:华丽的衣服。
檀板:一种古代乐器,形状像琴,用檀木制成。
宝鼎: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像鼎,用宝石制成。
串香:指在香炉中燃烧香料。
银烛:用银制成的蜡烛。
灯花:指蜡烛燃烧时的火焰。
玳筵:一种古代的宴会桌子,用玳瑁制成。
酒阑:指宴会结束后,酒席上的人已经散去。
描金翠钿:指镶有金线和翠色宝石的发饰。
侵鬓贴:指发饰贴在鬓角上。
满口儿喷兰麝:指口中喷出的气息带有兰花和麝香的香气。
檀板撒红牙:指演唱时用檀木制成的板子敲打,同时露出红色的牙齿。
皓齿歌白雪:指歌唱时露出洁白的牙齿,歌声如白雪般清澈。
百般娇又怯:形容女子娇柔而害羞的样子。
译文及注释详情»
张可久简介: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也有一说名张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肖像(林晋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