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拼音译文赏析

  • qín
    é
  • [
    sòng
    ]
    zhū
  • meí
    huā
    hán
    shāo
    guà
    zháo
    yáo
    tái
    yuè
    yáo
    tái
    yuè
    gēng
    xīn
    shì
    shuāng
    shí
    jié
    qiáo
    liú
    shuǐ
    shēng
    míng
    xíng
    rén
    kōng
    chóu
    jué
    kōng
    chóu
    jué
    weí
    shuí
    níng
    zhù
    weí
    shuí
    pān
    zhé

原文: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译文及注释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
梅花盛开。寒冷的枝梢上挂着明亮的月光。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明亮的月光。与心中的烦恼,踏着寒霜的季节。
野桥流水声鸣咽。
野桥上流水的声音响彻耳畔。
行人立马空愁绝。
行人立马,空荡荡地感到忧愁绝望。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空荡荡的忧愁绝望。为了谁而停留,为了谁而攀折。
注释:
梅花发:梅花开放,指梅花盛开的景象。

寒梢挂着瑶台月:寒冷的枝梢上挂着明亮的月光,瑶台月指明亮的月亮。

和羹心事:指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履霜时节:踏着霜冻的季节,表示寒冷的冬天。

野桥流水声鸣咽:野外的桥上流水发出悠扬的声音。

行人立马空愁绝:行人立在马上,空荡荡的心情消失。

为谁凝伫:为了谁而停留。

为谁攀折:为了谁而攀折梅花。


译文及注释详情»


朱熹简介
宋朝 诗人朱熹的照片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思古堂,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被誉为中国宋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朱熹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精通儒家经典。他曾在南京、洛阳等地任官,并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庸章句》和《四书章句集注》。这些著作深受后世儒家学者的推崇和影响,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

除了学术研究,朱熹还有出色的文学创作才华。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约、自然流畅、古朴典雅为特色,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秋日登吴公台上寺寄简侯学士》等。

朱熹还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致良知”等教育思想,并在南京开设了私塾。他曾多次出任官职,但因言论不合,多次被贬。

朱熹一生秉持儒家思想,主张理学,追求理性思辨和道德实践的完美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就被后人称为“朱子学派”,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