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潋滟湖光绿正肥。苏堤十里柳丝垂。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
花似锦,酒成池。对花对酒两相宜。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译文及注释:
潋滟湖光绿正肥。
湖水波光闪烁,绿色蔓延茂盛。
苏堤十里柳丝垂。
在苏堤上,十里长的柳树垂下婆娑的枝条。
轻便燕子低低舞,小巧莺儿恰恰啼。
轻盈的燕子低低飞舞,小巧的莺儿恰好啼叫。
花似锦,酒成池。
花朵像锦绣一样绚烂,酒池中酒已经成了池子。
对花对酒两相宜。
对花赏心悦目,对酒心情舒畅,两者相得益彰。
水边莫话长安事,且请卿卿吃蛤蜊。
在水边不要谈论长安的事情,且请你享用蛤蜊。
注释:
潋滟湖光绿正肥:潋滟指湖水波光流动的样子,湖光绿色鲜美丰盛。
苏堤十里柳丝垂:苏堤是杭州西湖的一条堤岸,长约十里,柳树的枝条垂下来。
轻便燕子低低舞:轻盈的燕子在低空中舞动。
小巧莺儿恰恰啼:小巧的黄莺恰好在啼叫。
花似锦,酒成池:花朵像锦绣一样绚丽多彩,酒成池指酒量丰盛。
对花对酒两相宜:欣赏花朵和饮酒是相得益彰的。
水边莫话长安事:在水边不要谈论长安的事情,表示此时应该放下烦恼,享受眼前的美景。
且请卿卿吃蛤蜊:请你亲爱的人一起品尝蛤蜊,表示亲近和共享美食的意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别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出生地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琳的第三子,其家族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汪元量擅长琴艺,因此被聘为宫廷琴师,并以善琴供奉宫掖,备受赞誉。但是在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失陷后,他随三宫入燕。曾经拜访了文天祥,体现了他的不屈精神。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汪元量出家为道士,获得南归。之后,他在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往来,终老于湖山。他的诗歌作品多记录了国亡前后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汪元量的诗歌风格激越豪放,时人有“诗史”之称,与唐代杜甫齐名。他主要的诗集包括《水云集》和《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