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译文及注释: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独自倚在浙江楼上,耳中充满了悲伤的笳笛声。
仍然能听到梨园的歌声,思念那位在北方的人。
海棠花憔悴,害怕春寒,风雨怎么能阻挡。
回头望向华清池畔,只见迷雾中的芦苇和烟雾。
注释:
独倚浙江楼:独自倚在浙江楼上,表示诗人孤独的心境。
满耳怨笳哀笛:耳中充满了悲伤的笳笛声,表达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哀怨。
犹有梨园声在:仍然能听到梨园戏曲的声音,指代过去的欢乐和美好。
念那人天北:思念那个在北方的人,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海棠憔悴怯春寒:海棠花因为春寒而显得憔悴,表示诗人对自然的感叹和对生命的感慨。
风雨怎禁得:风雨如何能够阻挡,表达诗人对逆境的坚强和不屈的态度。
回首华清池畔:回首望向华清池边,表示诗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渺露芜烟荻:形容景色模糊,露水和芦苇的烟雾交织在一起,表达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模糊记忆。
译文及注释详情»
汪元量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别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出生地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琳的第三子,其家族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汪元量擅长琴艺,因此被聘为宫廷琴师,并以善琴供奉宫掖,备受赞誉。但是在恭宗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失陷后,他随三宫入燕。曾经拜访了文天祥,体现了他的不屈精神。 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汪元量出家为道士,获得南归。之后,他在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往来,终老于湖山。他的诗歌作品多记录了国亡前后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汪元量的诗歌风格激越豪放,时人有“诗史”之称,与唐代杜甫齐名。他主要的诗集包括《水云集》和《湖山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