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四用韵)》拼音译文赏析

  • xīn
    láng
    yòng
    yùn
  • [
    sòng
    ]
    liú
    zhuāng
  • yóu
    chén
    zhī
    shào
    xìng
    kuáng
    shí
    guò
    chén
    zūn
    yǐn
    duì
    sūn
    dēng
    xiào
    suì
    wǎn
    dēng
    lín
    duō
    gǎn
    kǎi
    dàn
    jiào
    shān
    shī
    miào
    rèn
    róng
    yuè
    liǔ
    fēng
    chuī
    zhào
    jīn
    yìn
    lái
    dān
    feī
    shén
    xiān
    guì
    chà
    liǎo
    kōng
    zhù
    cuò
    rén
    xiào
  • jiǔ
    nián
    qián
    bài
    xuán
    chē
    biǎo
    shì
    huí
    kàn
    chái
    sāng
    lǎo
    xuán
    huā
    shào
    zhōu
    céng
    yán
    shāng
    shòu
    寿
    bái
    tóu
    weí
    yāo
    weì
    píng
    shēng
    xīn
    bái
    tóu
    weí
    yāo
    weì
    hòu
    yán
    tóu
    céng
    dào
    tóu
    _
    jīn
    guǒ
    lǎn
    zuì
    chán
    miǎn
    sēng
    mào
    beī
    zhōng
    zhí

原文: 犹记臣之少。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任蓉月、柳风吹照。金印不来丹飞去。拟神仙、富贵都差了。空铸错,与人笑。
九年前拜悬车表。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周也曾言殇子寿。佛以白头为夭□□□:未得平生心,白头亦为夭。未后句、岩头曾道。头似秃_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杯中物,直须釂。



译文及注释
犹记臣之少。
仍记得我年少时的样子。
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
在兴奋狂妄的时候,曾经与陈遵一起喝酒,与孙登一起高歌。
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
年岁渐长,登上高山时倍感慨,但觉得齐山的诗歌非常妙。
任蓉月、柳风吹照。
随着蓉月的出现,柳风吹拂着。
金印不来丹飞去。
金印未能到来,红色的丹砂却已飞去。
拟神仙、富贵都差了。
曾经想要成为神仙,追求富贵,但都未能实现。
空铸错,与人笑。
白白浪费了时间,成为别人的笑柄。

九年前拜悬车表。
九年前,我向悬车表达敬意。
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
回头看,柴桑的菊花已经老去,而玄都的花却很少。
周也曾言殇子寿。
周也曾说过,殇子的寿命很短。
佛以白头为夭□□□:未得平生心,白头亦为夭。
佛教认为白发就是夭折:未能达到平生的心愿,白发也算是夭折。
未后句、岩头曾道。
未来的岁月,岩头曾经说过。
头似秃_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
头发像秃顶一样,裹着懒散,最不适合蝉冠,而适合僧帽。
杯中物,直须釂。
杯中的酒,必须直接倒入杯中。
注释:
犹记臣之少:作者仍然记得自己年轻时的事情。
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在兴奋狂乱的时候,作者曾经去陈遵的地方喝酒,并与孙登一起高歌。
岁晚登临多感慨:年纪渐长,登上高处时感慨颇多。
但觉齐山诗妙:只觉得齐山的诗非常妙。
任蓉月、柳风吹照:随着蓉月的出现,柳风吹拂着。
金印不来丹飞去:金印没有来,丹飞却已经离去。
拟神仙、富贵都差了:即使想要成为神仙,也没有富贵。
空铸错,与人笑:白白铸造了错误的东西,被人嘲笑。
九年前拜悬车表:九年前,作者曾经向悬车表达敬意。
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回头看,柴桑的菊花已经老了,而玄都的花却很少。
周也曾言殇子寿:周也曾经说过,寿命短暂就像夭折的婴儿。
佛以白头为夭□□□:佛教认为白发就是夭折。
未得平生心,白头亦为夭:如果没有得到平静的心,白发也算是夭折。
未后句、岩头曾道:下一句没有写出来,岩头曾经说过。
头似秃_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头发像秃顶一样,戴着帽子懒散,最不适合戴蝉冠,而适合戴僧帽。
杯中物,直须釂:杯中的酒,必须直接倒入喉咙。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克庄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他是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他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如“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推动了词艺术的发展。他的著作有《刘克庄集》、《节令辞》、《节令词》、《节令句》等。